文学 >>> 理论语言学 应用语言学 中国语言 外国语言 文学 艺术学 新闻学与传播学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文学 民国相关记录47条 . 查询时间(0.392 秒)
近日,2024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评审结果公示,陈文新、余来明主编的《民国时期中国文学史著作整理丛刊》入选。这套丛刊是陈文新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文学史著作整理、研究及数据库建设”的阶段性成果,2021年底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重点图书出版规划,2024年1月由崇文书局出版。
近日,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陈文新教授、余来明教授共同主编的“民国时期中国文学史著作整理丛刊”由崇文书局出版。该丛刊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文学史著作整理与研究及数据库建设”、“十四五”国家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湖北省公益学术著作出版专项资金等项目成果。
民国诗学》,潘静如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年版。全书以人为目,以书为纲,以民国诗学著作为窗口,即小见大,沿波讨源,联结、回顾中国古代诗学思想的关键议题,探寻、反思近代诗学史叙事范式的生成。陈衍、汪辟疆、钱仲联、钱锺书、吴宓、杨钟羲、孙雄、章太炎、刘咸炘、徐世昌、郭则沄、连横等民国诗学人物,同光体、选体、西昆体、晚唐体等民国诗学流派,都一一涉及,全面展现了民国诗学的梗概、精神与演变。
民国新诗期刊在中国现代文学进程中一直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自诞生起便参与着中国新诗格局的建构。纵观这几十年来的民国新诗期刊研究脉络,尽管研究逐渐由隐到显、由内及外,在史料钩沉与文学研究层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在内容和方法上仍存在着较多的缺憾。为此,我们一方面仍需钩沉大量史料以尽可能地还原民国新诗期刊的真实图景,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在方法上注重文献研究与媒介研究的双向并行,既要关注到民国新诗期刊作...
《聊斋志异》在民国时期中国文学史著作中所受的重视程度与其实际文学成就并不相称:所占篇幅不多,有些只限于列举;在内容上也较为单一,主要涉及作者蒲松龄生平与《聊斋志异》成书过程;且各个时段皆有《聊斋志异》书写缺席的情形。其原因在于,白话文运动造成了文言小说的被屏蔽,当时的《聊斋志异》研究偏于考证,流行的学术话语不适用于描述《聊斋志异》的审美特征。
新闻记者与报馆老板之间在职业理念和身份认同上既有互斥性又有相容性,在组织 任务和工作实践上既有冲突性又有互依性。作为“伦理情谊化组织”的民国报馆,则使 记者和老板注重提挈其情,督责其义,通过有效的沟通和对话、互适和互构,有力地纾 解了其冲突之弊,增益了其合作之利。
一部凝聚着山西和广西两地学者多年心血的大型地方文献总集——《清至民国山西杂字文献集刊》(20卷本)近日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新书发布会暨出版座谈会于4月22日在太原举行。来自我院(中心)、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等单位和省语言学会、省方言学会、部分省内高校及出版单位的专家学者20余人出席了此次活动。《清至民国山西杂字文献集刊》(20卷本)是省社科院(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专项课题“山...
1926年至1928年国民革命军向北洋军发起的北伐战争被后世普遍认为是“有道伐无道”。本文通过分析北伐战争中分居南北的大众媒体《良友》和《北洋画报》的政治图像表征,指出北伐并非是全然的“民心所向”,而是呈现出罗生门式的叙述。具体而言,南北两画报以完全对立的政治立场描绘出两种高度差异化的政治图景:天津的《北洋画报》以“南征”视角建构出一个“反赤”的、崇尚“武功”的北洋政府;上海的《良友》则以“北伐”...
以话语分析为工具,文章对1247篇民国报刊新闻述评样本的文体加以分析,得到了夹叙夹议和非夹叙夹议两种类型,并细化出偏报道类、偏评论类、报道评论类、纯报道类和纯评论类五种类别,进而引申出“偏报道类偏评论类何以沉寂”“纯报道类纯评论类何以退场”和“报道评论类何以主流”等三个问题。继而,以文体生态为路径,辅以“时、势、人”等因素,文章对此三个问题逐一分析,认为:文体因时革、因势变,并因人异,属变动之物,...
2020年1月7日,由南开大学出版社、南开大学文学院共同组织的“民国通俗小说精粹导读丛书”新书发布会在南开大学东方艺术大楼举行。民国通俗小说是指辛亥革命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所产生的长篇或中篇章回体白话小说,作品数量多达两千余种,作家逾六百人。作家还珠楼主是民国武侠小说史上领袖群伦、开山立派之人,毕生著有武侠小说三十余部、四千余万字。其代表作品《蜀山剑侠传》被列入“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曾“...
1920年代晚期,上海逐渐形成了报馆组织和报纸行业协同生产记者名望,大众与社会共同消费记者名望,藉此记者名望转变为各种物质性和精神性价值的过程和机制。这种明星记者制度既是新闻职业身份认同的内在需求,也是社会阶层上升性流动的外在表征,同时新闻记者化身社会名人亦是新闻媒体普及化和现代社会民主化历程的产物。
在《小说月报》的评价传统中,1921 年茅盾的革新是一条前后期泾渭分明的“界线”,导致《小说月报》研究中出现了断裂性和含混性。这条“界线”的出现,与现代文学研究中“新与旧”、“现代与非现代”的既有框架相关,更关系到现代文学话语体系的建立。从当前的《小说月报》研究趋势来看,质疑这条“界线”的声音不断出现。要破解当前《小说月报》研究中的疑惑,获取新的学术增长点,从“现代文学”的意义概念回到“民国文学”...
2016年3月19日上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明清民国歌谣整理与研究及电子文献库建设”开题会在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举行。评审专家组由南开大学资深教授、原常务副校长、教育部中文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陈洪教授担任组长,成员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张国星教授、北京大学古典文献整理与研究中心主任廖可斌教授、首都师范大学“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左东岭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朱万曙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部...
近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3&ZD118)“民国词集编年叙录与提要”阶段成果发布暨研讨会在我校随园校区举行。省委宣传部规划办主任尚庆飞、副主任汪桥红,我校副校长潘百齐、人文社会科学院院长秦国荣、图书馆馆长管红星、文学院院长骆冬青等出席会议并讲话。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黄霖教授、杜桂萍教授、丁帆教授、王兆鹏教授、张廷银教授、陶原珂教授等围绕“民国旧体文学与文化”这一问题展开了热烈地研讨。
对清末民初时期的早期教科书进行细致深入的梳理与研究,可以为当代教科书编写提供许多有益的经验。民国时期世界书局出版的《初级国语读本》(一套八册)是当时影响很大的一套初小教材,对其进行系统研究,可以发现这套教材有如下特点:课文多为韵文,朗朗上口,利于诵读;课文内容生动有趣;教材充满美感;插图课文相辅相成等。另外《初级国语读本》在设计上,尤其是常用字的选用、识字量的确定上较合理,符合母语习得的基本规律,...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