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哲学 经济学 法学 教育学 文学 历史学 理学 工学 农学 医学 军事学 管理学 旅游学 文化学 特色库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绿洲相关记录343条 . 查询时间(0.592 秒)
本书主要包括新疆棉田杂草概况、杂草的种类、杂草的防治和棉田除草剂安全使用技术四部分。该书系统介绍了新疆棉花生产中常见的杂草种类,并配有原色图谱,对其形态特征、生态特点、发生危害进行了详细讲解,介绍了以化学防除为主的棉田杂草综合防除技术以及除草剂安全使用技术,以满足广大棉农的实际生产需要,并希望对新疆棉花的安全生产做出应有的贡献。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毛树春、马雄风研究员等主编的《新疆绿洲棉花可持续发展研究》一书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发行。获2022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
2024年1月5日,“埃尔奥拉:阿拉伯半岛的奇迹绿洲”展览开幕式在故宫博物院举行。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国家文物局副局长解冰,埃尔奥拉皇家委员会首席传播官阿卜杜拉赫曼·阿尔特埃里和法国驻华使馆一等参赞高希孟共同宣布展览开幕。展览将于2024年1月6日至3月22日在故宫博物院午门西雁翅楼展厅展出。
1991年以来,中亚南部边缘绿洲奥什地区诸多冲突事件与该地带在中亚地区的社会—地理历史结构的位置移动、空间压缩和时间性堆叠颇多关系。层累的边疆性不仅可以作为解释当代中亚国家建构进程中边界与族群冲突问题的深层结构,而且也是亚欧大陆地区国家转型中的一般现象。对此种边疆性的考察有助于推动中国边疆研究与域外研究学术议题的整合,以及对不同类型区域社会体系展开比较研究。
构建绿洲-荒漠过渡带的生态安全屏障,减少风沙对绿洲的侵袭,保护绿洲生态安全。 在紧靠人工绿洲的荒漠区,是荒漠与绿洲相互作用最为紧密的地带,也称绿洲-荒漠过渡带。在绿洲建设过程中,这一区域往往是受人为干扰最大,受破坏最为严重的地带。在这一区域通过引入人工植被及水分输入措施,在保证人工植被成活的同时,使原有荒漠植被得到保育。即在不破坏原有天然植被的前提下,向人工绿洲边缘荒漠植被中适当引入人工植被,并采...
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牵头,中国农业科学院、新疆农业科学院、新疆农垦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等13家单位60多位相关专家学者参与,历时6年共同研究撰写的《新疆绿洲棉花可持续发展研究》出版发行。该书获2022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
2023年2月26日,由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国家节水灌溉杨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承担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西北绿洲农业精量微灌水肥协同调控技术与设备”项目启动会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学校国际交流中心顺利召开。项目咨询专家组专家新疆农垦科学院尹飞虎院士,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龚时宏研究员,中国农业大学李光永教授,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黄修桥研究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蔡焕杰教授,农业农村...
团队主要任务:利用新疆优越的资源组合条件和地缘优势,围绕戈壁设施农业,集成优特品种选育、宜机化栽培模式、水肥一体化管理、轻简化高效栽培等关键技术,推动新疆戈壁设施农业产业发展,加快优势区建设。
荒漠绿洲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荒漠绿洲生态系统主要分布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该地区属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少数民族聚集区、能源富集区,同时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以及“两屏三带”战略建设的重要区域。在当前人口数量持续增加、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的复杂背景下,基于地下、地上生物群落构建过程研究生态系统结构的动态变化机制,对于维系西北干旱区生态系统的安全与稳定性至关重要。
2022年4月8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组织召开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蓝色粮仓科技创新”重点专项“内陆盐碱水域盐碱绿洲渔业模式示范”项目2021年度项目总结与推进会。蓝色粮仓专项总体组和项目咨询组专家桂建芳院士、陈焕根研究员、张显良研究员、陈家宽教授、刘英杰研究员、徐皓研究员、戈贤平研究员以及项目成员共60余人参会。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卢兵友处长、王振忠专员,水科院韩刚副院长,东海所方辉...
“新疆荒漠绿洲区花生高产高效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获2019年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
农业农村部荒漠绿洲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根据荒漠绿洲生态区优势特色农业发展的实际和需求,在荒漠绿洲区域独特的生态条件下,针对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学科建设和区域发展的科技需求,以应用基础和应用技术研究为主,重点开展荒漠绿洲作物生理生态、作物栽培技术和现代农作制度的研究,形成荒漠绿洲作物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协调的耕作栽培理论技术体系,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为区域农业发展提供新技术和新产品,搭...
农业部西北荒漠绿洲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于2011年7月获农业农村部获批,于2014年建设竣工,已顺利通过农业农村部评估,是农业农村部布局西北荒漠绿洲生态区的唯一的省部共建区域性农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实验室总建筑面积2630平方米,野外试验基地587.34亩,温、网室2000㎡。仪器设备132台(套),总投资2693万元。
农业农村部西北绿洲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于2016年12月建立,隶属于农业环境学科群,面向社会开放,设置开放基金项目。固定人员47人。中国农业大学李保国教授任学术委员会主任,马兴旺研究员任实验室主任。
2021年12月4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非充分灌溉原理与新技术团队”与塔里木大学合作揭示了不同灌溉制度对矮砧密植苹果园作物系数和蒸散量分配的影响,为南疆干旱地区矮砧密植果园的灌溉提供理论指导。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Agriculture》。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