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学 >>> 诸葛亮文化研究 楚汉文化研究 中华玉文化研究
搜索结果: 31-45 共查到文化学 刘备相关记录58条 . 查询时间(0.153 秒)
关于诸葛亮是否在南阳生活过的史实,要在国人心目中彻底澄清,还要做大量工作和耗费很多时日的。为什么诸葛亮不去投效强大的曹操而投效刘备
刘备白帝城“托孤”     刘备  白帝城  托孤       2007/7/19
刘备白帝城“托孤”。
读古文名篇《草庐对》,其中记述有诸葛亮答刘备询问用兵策略的回话:“……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诚如是,则大业可成,汉室可兴矣。”这番回话,解了自谓正统又想兴复汉室江山的刘备心中的焦虑,无疑是雪中送炭,渴中送水。于是,刘备请诸葛亮出山,跟随自己左右,随时问计。刘备与诸葛亮的问答,是在诸葛亮的居室中进行的,这是没有人提出疑问的。但诸葛亮的茅庐是在南阳的...
诸葛亮是卧龙,刘备是潜龙     诸葛亮  卧龙  刘备  潜龙       2007/7/18
诸葛亮是卧龙,刘备是潜龙。
诸葛亮选择刘备的条件     诸葛亮  刘备  条件       2007/7/17
建安十二年的刘备和诸葛亮,双方都需要对方,也都在寻找对方。打个比方,刘备集团好比一家很有前途的民营企业,可惜缺一个能干的CEO,搞不清自己的主打产品和营销路线,因此生意做得平平淡淡,一直没有起色。诸葛亮则好比一位超一流的职业经理人,可以让企业扭亏为盈起死回生,但自己没有公司,也不想当老板。难怪他们一拍即合。
刘备和诸葛亮的一问一答     刘备  诸葛亮  一问一答       2007/7/17
这是一次两个人之间的秘密会谈,由刘备和诸葛亮的一问一答构成。关于这次谈话的情况,《三国志•诸葛亮传》说得很清楚——“屏人曰”,也就是没有别人在场。因此,密谈的内容为什么会传出来,这是一个谜,姑不考。
刘备的实地考察     刘备  三顾茅庐  《三国演义》       2007/7/17
《三国演义》里面这个“三顾茅庐”的故事,完全可以看作三国版的营销学教材。在这个故事里,刘备好比投资方。他要买断诸葛亮,又不知道货色如何。这倒也是商家的正常心理,但于刘备为尤,因为《三国演义》里面刘备这家公司的资本,是他打着“皇叔”的招牌忽悠来的;而他这个“皇叔”身份虽非假冒伪劣,却也含金量不高,有点“注水猪肉”的意思。因此刘备就会想,我这个“皇叔”是注水猪肉,诸葛亮那个“管仲”、“乐毅”就货真价实...
诸葛亮向刘备自荐失败     诸葛亮  刘备  三顾茅庐  自荐       2007/7/16
《三国志》与《三国演义》所写“三顾茅庐”,可谓是诸葛亮决定出山的关键一节。说刘备刘玄德太看重诸葛亮的才华了,一而再,再而三,不管是吃了闭门羹,还是被小书童奚落,更不顾风雪寒天,执意要见诸葛亮,不请出诸葛亮决不罢休。不过在比这两本书更早的史家著作之中,却有一种截然不同的说法,叫做“毛遂自荐”说。据《魏略》之中记载:曹操统一中国北方以后,荆州成为众矢之的,直接面临曹操、孙权两方面的军事威胁,荆州牧刘表...
刘备如何识诸葛     刘备  诸葛亮  庞统       2007/7/12
东汉末期,军阀混战,一些实力较强的军事集团击败对手,建立了根据地。当时曹操据有北方,孙权盘踞江东,惟有自诩为汉宗室之后的刘备,常寄人篱下,没有固定的立足之地。在这种情况下,刘备“思贤若渴”,“礼贤下士”,四处寻访能辅佐自己建立功业的贤才。有一位善于识别人才的名士司马徽告诉他:一般的读书人,怎懂得时势?只有俊杰之士,才知晓天下大势。我们这里称得上俊杰的有卧龙(诸葛亮)与凤雏(庞统)。
这年头什么都爱标新立异,社会风气如此,三国文史领域亦不例外。现在十分流行的一种说法,就是关羽襄樊惨败痛失荆州这一重大战略失误,其实是一场早有预备的政治阴谋。蜀汉当权者利用襄樊战役之际,假借孙吴之手害死关羽,从而达到其政治目的。其代表作有《刘备发动彝陵之战的真正心态》、《专家发现诸葛亮以襄樊之战为契机借刀杀关羽》两篇论证观点大同小异的奇文。至于凶手,前者说是刘备,后者则说是诸葛亮,反正受害者都是关羽...
皇帝的意义 诸葛亮害了刘备     皇帝  诸葛亮  刘备       2007/7/12
皇上是个符号,寄托着中国人的政治理想。理论上,大家都希望皇帝如尧舜,自己来做皋陶(gao yao)级别的助手,辅佐明君圣主。事实上,皇帝很难如尧舜,但只要自己能参与辅佐,也就不计较了。道理本来很简单,人只能要求自己,谁能要求皇帝?说来说去,关键是自己在皇帝面前的顺位问题。
诸葛亮是中国古代最受赞誉,也最具传奇色彩的政治家、军事家。从三国时期至今,虽历经1700多年,他仍为世人称颂,几乎是中国人理想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完美偶像。其实,历史上的诸葛亮并不像《三国演义》中描写的那样料事如神、完美无缺。“三顾茅庐”是诸葛亮人生中重要的转折点,也是极具探索价值的历史事件。比如:明明有史书记载是诸葛亮毛遂自荐,而不是刘备“三顾茅庐”,历史的真相是什么呢?诸葛亮为什...
歧路彷徨的刘备与诸葛亮相遇,从此峰回路转,事业蒸蒸日上。但问题是,他们两个究竟谁先找谁。是刘备礼贤下士,还是诸葛亮投怀送抱?关于这个问题,历史上有不同说法。
当年,刘备为得到孔明三顾茅庐,其实,诸葛亮并不是刘备寻访贤才的过程中,最为辛苦的一个。为了另一位奇才,刘备追遍了荆州益州,这个奇才就是刘巴(?-222),他的一生充满了怀才不遇的悲剧意味。
公元223年,在连连遭遇了东部咽喉重镇荆州于曹魏和东吴的夹击下被夺取,情同手足的心腹大将关羽、张飞身亡及夷陵大败等一系列重大挫折的蜀汉昭烈帝刘备,于白帝城病故。刘备病危之时,召丞相诸葛亮、尚书令李严托孤,命二人辅佐其子刘禅,其间刘备与诸葛亮曾经有一段对话,据《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记载是这样的:“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