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 >>> 民族学 >>> 民族问题理论 民族史学 蒙古学 藏学 文化人类学与民俗学 世界民族研究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 中国少数民族艺术 民族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民族学 凉山相关记录51条 . 查询时间(0.082 秒)
凉山州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锚定省委、省政府支持加快建设脱贫地区乡村振兴示范区目标,开展防止“漏测失帮”、动态清零“零就业家庭”、建设“美丽乡村”三大行动,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促进民族地区共同富裕。
在2023年第八届凉山彝族火把节到来之际,8月10日至16日,2023首届大凉山西昌民族电影周将在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举办。电影周期间,将有为期6天的民族电影展映活动,市民和游客可以与剧组见面互动,边看电影边品尝美食,还可以在西昌市内5家影城,预约免费观看优秀电影。
近日,凉山彝族自治州民宗委与凉山移动分公司在西昌举行战略合作及党组织共建两个协议签约仪式暨合作交流座谈会。
2020年6月,四川省在凉山州启动实施7个原深度贫困县“一对一”片区学校精准帮扶提升工程。截至目前,该工程共培训8个片区72所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含教学点)专任教师2222人,助力凉山基础教育实现新提升。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特色旅游商品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开发价值,甘洛县彝族手工刺绣在样式、种类、绣法及适用场合等方面都独具特色,承载着丰富的收藏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甘洛县彝族手工刺绣旅游商品化发展正面临产品销售不畅、专业人才流失、全能人才缺乏、品牌知名度不高等问题,需要通过进一步健全政策体系、推动共享共赢发展、优化产业布局、增强内生能力、加强品牌建设等途径,促进彝族手工刺绣的旅游商品化...
基金项目:21世纪教育研究院“民族文化认同视域下昭觉彝族汉语教学研究”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以民族文化为基础,促进多媒体汉语学习研究”(课题号:10JJD880015)阶段性研究成果。
视频:凉山彝族     凉山  彝族       2012/12/17
凉山地区山岭起伏、沟壑深邃,这里是全国彝族居住较集中的地方,在他们的社会中较完整地保留着奴隶制度的生产关系、家支制度。他们的社会中存在着界线分明的四个等级,最低等级的奴隶完全失去人身自由。他们以农业生产为主,经营方式粗放。50年代民主改革使彝族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世代受尽欺压的奴隶们得到解放,政府发放了大批农具、粮食和衣物,调解了历代积下的冤家纠纷,办起了学校。片中还介绍了当地彝族的宗教活动、婚丧...
西南少数民族妇女外流有多种模式:买卖婚姻、拐卖、外出务工以及诸模式组合(如被拐后嫁)等。因被拐卖和买卖婚姻的跨省区外流,是目前妇女外流人数较多、问题较突出的现象。之所以外流,是与当地生活环境、传统观念受外界影响而产生的变化、外来人口及文化冲击等因素分不开的。而外流本身对妇女本身、周围环境、甚至边疆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文化风尚、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均有较大冲击。
凉山彝族妇女儿童发展中心     彝族  妇女  儿童       2012/8/16
凉山彝族妇女儿童发展中心是由国内外关心彝族发展事业的人士共同发起成立并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民办非企业单位,业务主管单位为凉山州妇联。凉山彝族妇女儿童发展中心以受毒品和贫困影响的妇女儿童为主要工作对象,在乡村社区开展以能力建设和权益保护为目标的公益活动。
上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初中国社会学界对民主改革前凉山彝族社会性质认定问题展开了大讨论。这场讨论最终没有形成定论而因“文化大革命”的原因停止了讨论。在80年代初以胡庆均教授为代表的编写组编写出版了《凉山彝族奴隶制》一书,凉山彝族社会的性质是“奴隶制”社会的观点,似乎成了历史定论,但本人认为这个结论有许多存疑之处,值得再商榷。为了正确认识民主改革前凉山彝族社会的性质,有必要重释民主改革前凉山彝族社会...
解放前的凉山彝族家支,是传统彝族家支的异化,是族群适应特殊环境的结果,为恶劣的生态环境和内卷化的社会环境合力形成。造成其异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国家权力的缺失,使得地方和国家间的联系发生中断,凉山彝区处于无政府状态,为传统家支的异化提供了空间。
凉山彝族传统习惯法中存在着对女性的严重歧视观念即男尊女卑,它普 遍存在于彝族的婚姻、家庭、宗教等生活习俗中,这种观念的产生与存在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因素,要改变凉山彝族女性地位,首要任务是必须提高她们的文化素质,改变传统观念,在经济上和人格上获得真的独立。
20世纪50年代的民主改革完成以后,云南小凉山彝族地区成立了农场村,其村民来源主要是当地被解放了的奴隶。经过50多年的发展,农场村呈现出了与其他彝族村寨不同的文化现象。这些独特的文化现象具体体现在生产活动、通婚观念、家庭意识等方面。本文用主位与客位、族群认同、婚姻家庭以及推拉理论等研究方法,从历史的角度来分析农场村与传统的彝族村寨产生不同文化现象的原因,指出这是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推力和外部原因形成...
凉山彝族“克智”调查报告。
凉山彝族同一家支的男性成员经常举行聚会,其规模也越来越大,这种情况在彝族聚居的布拖县、昭觉县、美姑县尤为突出。农村和城镇彝人大多热衷于本家支的聚会活动。家支聚会是彝族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延续,是彝族人民在集体所有制解体后的一种社会需求和心理需求。家支聚会既起到一些积极的作用,也存在一些消极的影响。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