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哲学 经济学 法学 教育学 文学 历史学 理学 工学 农学 医学 军事学 管理学 旅游学 文化学 特色库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抗性机制相关记录43条 . 查询时间(0.216 秒)
近日,郑州大学农学院作物品质改良与养分高效利用团队在小麦养分逆境抗性机制研究方面取得系列研究进展,相关成果相继发表在《Plant, Cell & Environment》、《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BMC Plant Biology》等国际学术权威期刊上。
2021年11月19日,2021中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高峰论坛暨中国现代农业发展论坛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孔明发布了《2021中国农业科学重大进展报告》。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张友军研究员带领的蔬菜虫害防控创新团队研究成果“解析昆虫激素介导小菜蛾Bt抗性机制”入选2021中国农业科学10项重大进展。
2021年6月9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作所油菜团队在JCR一区Top期刊《The Crop Journal》上,在线发表了题为“Development and molecular analysis of a novel acetohydroxyacid synthase rapeseed mutant with high resistance to sulfonylurea herbicides”...
微生物在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由于砷的毒性,微生物进化出不同的代谢机制来应对其毒害,这些机制包括氧化、还原、甲基化、脱甲基、挥发、外排等。一些微生物能将无机三价砷[As(III)]甲基化产生毒性低的甲基五价砷。然而,砷甲基化过程的中间产物单甲基三价砷[MAs(III)]具有比As(III)更强的毒性。有意思的是,有些微生物通过产生剧毒的MAs(III)抑制其它微生物生长,将MAs(...
多数病原微生物通过媒介昆虫(简称虫媒)通过刺吸和吸血等取食过程从感染宿主传播给健康宿主,引起虫媒疾病。多数虫媒病毒病至今缺乏像临床药物和疫苗等在内的有效控制手段,在人及动植物领域,对于新发突发虫媒病毒病均只能在暴发后采取被动控制措施。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是国内最早开展虫媒病害研究的科研机构之一,周家炽先生是我国第一个病毒研究室的创始人,他早期通过研究线虫传小麦蜜穗病的发生规律,在1946年发表研究论...
近日,西南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研究员陈善春课题组在《园艺研究》(Horticulture Research)发表了CsWAKL08如何提高柑橘对溃疡病的抗性机制
近日,园艺学院张小兰教授课题组在PLoS Biology 在线发表了题为“CsIVP functions in vasculature development and downy mildew resistance in cucumber” 的研究论文(DOI: 10.1371/journal.pbio.3000671)。该论文揭示了黄瓜bHLH转录因子CsIVP通过直接结合维管发育调节因子CsY...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是一种迁飞性害虫,源自美洲,已入侵非洲和亚洲部分国家并暴发成灾,2019年初入侵我国,严重威胁着我国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目前草地贪夜蛾的防治主要依赖于化学农药和种植转基因作物。因长期使用农药,草地贪夜蛾已经对氨基甲酸酯类、有机磷酸酯类和拟除虫菊酯类等多种杀虫剂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草地贪夜蛾对不同种类杀虫剂表现的抗性机制不同,主要有代谢抗性和靶...
为了探究细菌群体感应(QS)信号分子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AHLs)在植物上诱导对于真菌病害的抵抗能力。以番茄为试验材料,以灰霉为病原指示菌,通过不同侧链长度和侧链修饰的AHLs信号分子预处理后接种病原菌,发现长链信号分子N-3-羰基十四烷酰基高丝氨酸内酯(3OC14-HSL)对灰霉有最佳的抗性效果。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抗病基因发现,与未处理对照组相比,信号分子3OC14-HSL预处理能显著诱导...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鞠建华研究员课题组,通过开展生物合成途径的解析、体内外生化实验表征及生物活性检测等系列研究,揭示了海洋链霉菌产蒽环类抗生素自我解毒的抗性机制,论文以“CytA, a reductase in the cytorhodin biosynthesis pathway, inactivates anthracycline drugs in Streptomyces” 为题发表于《...
【目的】探讨棉花花生间作田中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和花生蚜(Aphis craccivora Koch.)对吡虫啉抗性的差异以及花生蚜对吡虫啉代谢抗性机制,以科学有效防治这一类害虫,避免其对吡虫啉的抗性快速发展。【方法】采集山东巨野和临清2个地区的棉花花生间作农田中的棉蚜和花生蚜,对这两个地区的地理种群和室内敏感品系进行了吡虫啉的室内毒力测定;使用增效剂顺丁烯二酸二乙...
近日,植物学TOP期刊《Plant Cell & Environment》(5年IF=6.125,植物科学一区)在线发表了我校生物学院沈应柏教授团队最新研究成果,题为“Herbivore exposure alters ion fluxes and improves salt tolerance in a desert shrub”。该论文以西北荒漠灌木矮沙冬青为材料,阐述了其在响应昆虫取食和盐胁...
2019年3月30日,由我校园艺林学学院刘继红教授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果树抗性机制与调控”项目启动会在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召开。项目聘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邓秀新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康振生教授和美国科学院院士朱健康研究员等人组成咨询组。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处长张新明,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肖长惜,湖北省农业农村厅果茶办主任鲍江峰,湖北省科技厅农村处副处长陈军云应邀参会。我校副校长姚江林、科学技术发...
细菌通过次级代谢产生具有生物活性的抗生素从而清除异己,争夺环境中的资源,那抗生素产生菌如何避免抗生素对自身产生伤害呢?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生命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唐功利课题组在高活性天然产物萘啶霉素(NDM)的生物合成研究过程中,发现了一个分泌型、FAD依赖的氧化还原酶NapU在胞外氧化无活性前体生成具有生物活性的萘啶霉素,随后还可以进一步氧化萘啶霉素使其失活。相关成果近期发...
细菌通过次级代谢产生具有生物活性的抗生素从而清除异己,争夺环境中的资源,那抗生素产生菌如何避免抗生素对自身产生伤害呢?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生命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唐功利研究员课题组在高活性天然产物萘啶霉素(NDM)的生物合成研究过程中,发现了一个分泌型、FAD依赖的氧化还原酶NapU在胞外氧化无活性前体生成具有生物活性的萘啶霉素,随后还可以进一步氧化萘啶霉素使其失活。相关成果近期发表...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