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 >>> 社会学 >>> 社会学史 社会学理论 社会学方法 实验社会学 数理社会学 应用社会学 比较社会学 社会地理学 文化社会学 历史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军事社会学 社会心理学 公共关系学 社会人类学 组织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福利社会学 社会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社会学 经济增长相关记录25条 . 查询时间(1.265 秒)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龄用品的刚性需求将不断释放。发展老龄制造产业不仅可以解决全体公民老年期的需求问题,更是老龄社会条件下发展新经济、推动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重大议题,老龄制造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2016年10月29日上午,由“货殖365”经济研究社主办、我校承办的长三角高校“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研讨会在仙林校区工科楼二楼会议室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多所知名高校及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参加会议。会议由经济学院副院长尹敬东主持。
文章基于Lindh和Malmberg的引入年龄结构因子的经济增长模型,分析了2009-2010年的中国工业经济各子行业样本。结果显示,若将特定年龄组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度视为一种生产率,那么,在控制行业类型、区域因素后,该生产率随年龄呈现临近两端异常下沉的倒U形;在这个形态中,年轻劳动者没有显著的正向经济贡献,而中壮年劳动者具有对工业经济增长最大的贡献率,中壮年劳动力比例较高很可能促进了中西部地区的...
本文探讨土地财政对私人投资而言,究竟是“攫取之手”还是“援助之手”,进而对经济增长有怎样的影响。在实证研究中,本文利用中国1998-201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建立了动态面板的计量模型,运用系统GMM(广义矩方法)进行估计,检验了土地财政对全国以及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与人均私人投资增长的作用机制。实证结果发现:(1)现阶段中国地方政府对于土地财政的依赖存在“土地财政错觉”现象;(2)土地财政对东...
如何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是中等收入阶段国家和地区面临的主要问题。对中国等几个已经跨越中等收入阶段国家和地区的分析表明,合理的产业发展策略和有序的城市化进程是实现跨越的基础。产业结构演变应遵循合理次序,工业化阶段不可逾越,城市化应循序渐进。本文利用1989-2010年的地市级统计数据和系统广义矩(GMM)动态面板估计方法,估算了工业化和城市化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而分析产业发展战略的合理性。结果表...
本文在对我国刚刚过去的五一节出现的“假日经济”现象做出分析后,指出: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将使未来的社会以史无前例的速度变化着。也许10-15年后,发达国家将进入“休闲时代”,发展中国家将紧随其后。休闲将成为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建议国家大力发展休闲产业,研究休闲经济,促进社会的繁荣与进步。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以高度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唱响伟大民族的复兴进行曲。民族复兴的任务蕴含在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文化发展当中,根本上就是推进以中华民族为代表的人类的发展。
文章以劳动者基于效用最大化的理性选择为微观基础,构建理论模型分析劳动力城乡流动和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国2001~2010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估计。结果显示,农业技术进步、农业投资和政府对农业补贴等促进农业发展的基本要素与非农产业劳动力份额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劳动节约型技术所推动的农业发展是农村劳动力有效流向城市地区的前提基础;随着劳动力基于市场机制在城乡产业之间...
中国以农民工形式发生的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为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做出了贡献。文章通过构建一个城乡三部门经济下新的劳动力配置效应模型,实证分析1985~2009年农民工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和成果分享。结果表明,农民工对经济增长贡献较大,对经济成果分享程度偏低,二者均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农民工对经济增长贡献主要依赖于农民工数量增加,而对其自身劳动生产率依赖较小;农民工对经济成果分享总体呈现下降...
农村劳动力由不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由农业部门向非农产业部门转移,成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主要方式,且对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影响。
社会福利、经济增长与区域发展差异*——基于中国省域数据的耦合实证分析。
文章通过分析1993~2008年中国30省份卫生结构演变特征显示,卫生投入结构的失衡是当前中国医疗卫生发展中所暴露出的突出问题之一,表现为个人比例过高,而公共比例偏低,而借助省份面板协整模型实证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其不仅短期内直接降低了民众健康福利水平,构成了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负效应,且地区间的卫生结构差距将显著影响到区域健康人力资本长期发展能力,进而对长期经济增长能力和增长方式转型也构成深远影响。...
金融危机时期农民工就业的调整过程和结果,进一步印证了中国经济发展阶段正在发生的重大变化,即刘易斯转折点已经到来,并显示出与这个新阶段相联系的劳动力市场特征,揭示出经济可持续增长面临的挑战。文章首先论证了农业不再是剩余劳动力的"蓄水池",因而农民进城打工已具有不可逆转性。文章还指出,剩余劳动力的减少意味着传统意义上的人口红利将逐渐消失,迫切需要发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即以农民工市民...
经济自由源于西方自然法理论并逐步被纳入世界各国宪法和法律保护框架。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持续的高速经济增长部分归功于改革开放拓展的经济自由促进了经济持续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改善。因此,为了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增进个人福利,首先,需要进一步扩展经济自由,保护个人产权;其次,要建立有效的制度框架保护经济自由和个人财产权;再次,要逐步放开对民营经济进入各个行业的限制,直至最终完全取消各种壁垒,实行国民待遇;最后改...
随着近年来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面临的生态危机达到了“环境库茨涅茨曲线”的顶端。反思生态危机,经济增长冲动是主要原因,经济增长型冲动鼓励并助长了“GDP崇拜”。生态治理和生态改善的希望在于变经济增长型政府为生态型政府,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在这个过程中,公共治理可以成为生态型政府的有效治理模式,其中特别应注重公共治理的制度设计,挖掘公民社会的生态治理潜力。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