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农学总论 >>> 农业基础学科 农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农学总论 化合物相关记录79条 . 查询时间(0.754 秒)
为了明确伴生菌诱导的云南松挥发性化合物对云南切梢小蠹嗅觉行为的影响,基于HS-SPME-GC/MS前期的分析结果,用8种云南松主要挥发性成分作为气味源,用多臂嗅觉仪测定云南切梢小蠹的嗅觉反应,筛选有较强引诱力的4种化合物测定不同气味组合对云南切梢小蠹引诱力,研究伴生菌对云南松挥发性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伴生菌间诱导云南松韧皮部挥发性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和组分有差异,α-蒎烯和β-月桂烯的相对含量增高,...
日前,Organic Letters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的最新研究成果。该项研究报道了手性咪唑烷类化合物的不对称合成的新方法,在五元含氮杂环的不对称合成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为了筛选得到对稻瘟病菌Magnaporthe grisea具有较高抑菌活性的新型化合物,根据稻瘟病菌中1,3,8-三羟基萘酚还原酶(3HNR)的结构信息,设计合成了系列2-硝基-1-芳乙烯(2a~2e)和2-溴-2-硝基-1-芳乙烯(3a,3b)目标化合物,并测试了其对3HNR和稻瘟病菌的抑制活性,同时运用分子对接方法对目标化合物与3HNR可能的结合模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目标化合物对3H...
化感物质通过植物体释放到农田土壤中,可对作物生长造成严重影响。酚酸是一类重要的化感物质,由于其相对分子质量小,结构稳定,因而不易降解而累积在土壤中,进而影响作物生长,是引起连作障碍问题的一类主要化合物。为了明确酚酸类物质对植物生长影响的途径,探讨其化感作用机理,以3种结构相似的化合物——苯甲酸、水杨酸和对羟基苯甲酸为研究对象,以莴苣幼苗为活性受体,通过测定化合物对莴苣幼苗根、茎生长的影响,评价了其...
以1-甲基-3-二氟甲基吡唑-4-甲酸为原料,经过1-甲基-3-二氟甲基吡唑-4-甲酰氯与相应的氨基苯并杂环类、芳胺类化合物反应,得到了14个未见文献报道的吡唑-4-甲酰胺类化合物(6a~6g、7a~7g),其结构均通过1H NMR、MS和IR表征。抑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在100 mg/L下,目标化合物对供试植物病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7a~7g的抑菌活性较高,部分对苹果炭疽病菌的抑制率...
为寻找具有优异生物活性的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根据活性亚结构拼接原理,将取代异 NFDA1 唑和肟醚基团引入多菌灵结构中,以取代苯甲醛 (1) 和2-氯苄胺(3) 为起始原料,经多步反应设计合成了10个未见文献报道的含肟醚并取代异 NFDA1 唑的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其结构经 1H NMR 和 MS 确证。初步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部分目标化合物不仅具有一定的杀菌活性,同时还具有较好的除草活性。其中...
为寻求具有较高生物活性的农药新品种,采用活性亚结构拼接法,以醛(1)为原料,经肟化、氯化反应,生成取代氯化肟类化合物(3),化合物3与炔螨特原药经1,3-偶极环加成反应,制得12个未见文献报道的目标化合物(ZJ1~ZJ12)。其结构均经过1H NMR和MS确证。初步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在125 mg/L下,化合物ZJ12对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的致死率达75%,...
以芳香硝基化合物、2-氯-5-吡啶甲醇和一氧化碳为原料,在Pd-Fe/TiO2催化下进行羰基化反应,合成了11个新型氨基甲酸-2-氯吡啶-5-甲酯化合物,其结构经 1H NMR和MS表征。初步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在50 mg/L下,大多数目标化合物对4种供试病原菌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 3f (4-甲氧基苯基氨基甲酸-2-氯吡啶-5-甲酯、3h (2,4-二氯苯基氨基甲酸-2-氯吡啶-5...
以氯虫苯甲酰胺和氟虫腈的结构为基础,通过活性亚结构拼接的方法,设计合成了24个新型含吡唑杂环邻氨基苯甲酰胺类化合物,其结构经1H NMR、IR及APCI-MS表征。初步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5-溴-N-[4-氯-2-甲基-6-(甲氨基甲酰基)苯基]-1-1-[2,6-二氯-4-(三氟甲基)苯基]-4-三氟甲基亚磺酰基-1H-吡唑-3-甲酰胺(5k)和5-溴-N-[4-溴-2-甲基-6-(甲氨...
通过添加抗氧化剂四氢呋喃和抗坏血酸,对传统的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检测方法——1,2-苯二硫酚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了优化和改进,并用4种常用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杀菌剂[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WP)、68% 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WG)、68%霜脲锰锌WG和55%唑醚代森联WG]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当1,2-苯二硫酚浓度为12 mmol/L、代森锰锌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p...
日前,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林敏研究员科研团队与美国亚利桑那大学自然资源和环境学院的天然产物研究中心莫尔纳教授(Molnar)科研团队合作完成的“通过真菌聚酮合酶亚基重排以多样性为导向的苯二酚内酯组合生物合成”研究取得重大突破。此项研究对于拓宽医药和农业生物活性物质的范围提供了新策略和新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与产业应用价值。相关研究论文于7月22日在线发表在美国科学院报(PNAS)上。论...
玉米倒伏和增产被认为是相互制约的2个因素,而作物化学调控技术可以合理协调两者间的关系。以先玉335玉米为试材,研究了1种新的膦酸盐类化合物N,N-二乙基-2-己酰氧基-乙胺(2-氯乙基)膦酸盐(DHEAP)对春玉米植株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于拔节初期叶面喷施该新化合物的水溶液,可:1)降低玉米株高,显著降低基部伸长节间长度和穗位高度,增加节间直径,且具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2)增强玉米植株...
ZJ5337(碳酸苄酯-2,3,8-三甲基-6-七氟异丙基-4-喹啉酯)是浙江省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创制的一种新型喹啉类杀菌剂。测定了ZJ5337在离体条件下对稻瘟病菌的抑菌效果以及在温室及田间对水稻稻瘟病和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在离体条件下,10 ~20 mg/L的ZJ5337对稻瘟病菌附着孢的形成有显著抑制作用。温室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在50 ~100 mg/L 剂量下,ZJ5337对水稻稻瘟病和...
以2,3-二氯吡啶(1)为起始原料,经肼基化、环合、水解和酰氯化反应,生成1-(3-氯-2-吡啶)-5-二氟甲基-1H-吡唑-4-甲酰氯(6),(6)与取代基苯胺(7) 反应,制得13个未见文献报道的1-吡啶基吡唑酰胺类目标化合物。利用核磁共振氢谱、质谱(LC-MS)和元素分析对目标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初步杀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在 50 mg/L下,大部分目标化合物对瓜类炭疽病菌Gibbere...
为了寻求新的、高活性的三唑类农药,将芳醚结构引入三唑类化合物中,设计合成了未见报道的4'-芳氧基-2-(1H-1,2,4-三氮唑-1-基)-苯乙酮类和1-(4'-芳氧基苯基)-2-(1H-1,2,4-三氮唑-1-基)乙醇类共8个化合物。采用核磁共振氢谱、碳谱及元素分析确认了新化合物的结构。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化合物对小麦和油菜的发芽及根、茎生长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