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地质学 >>> 数学地质学 地质力学 动力地质学 矿物学 矿床学与矿相学 岩石学 岩土力学 沉积学 古地理学 古生物学 地层学与地史学 前寒武纪地质学 第四纪地质学 构造地质学 大地构造学 勘查地质学 水文地质学 遥感地质学 区域地质学 火山学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 煤田地质学 实验地质学 地球化学 地质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地质学 海洋生物相关记录15条 . 查询时间(0.186 秒)
生物海洋学实验室目前有7名教师,其中1名教授,6名副教授,另有2名博士后。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1)海洋生物生物地球化学作用(包括微生物海洋环境中的时空分布格局及环境响应,海洋生物在碳循环、氮循环、硫循环中的作用等);2)海洋细菌的群体感应及群体感应淬灭(包括细菌密度感应对颗粒有机碳降解的调控作用);3)海洋生物的分离鉴定及资源开发(包括海洋生物分离培养新技术的建立、新物种的分类鉴定、...
2020年10月20日,国际学术期刊 PeerJ 报道,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徐光辉研究员在云南罗平发现世界上最古老的疣齿鱼科鱼类,命名为云南暴鱼。它体长34厘米,是2.44亿年前(中三叠世安尼期)罗平生物群中已知最大的肉食性基干新鳍鱼类,在食物网中占据较高的位置。云南暴鱼的发现和研究更新了人们对罗平生物群的食物网结构和三叠纪生物复苏的认识。
中、英古生物学者近期在我国贵州的鸡窝寨生物礁化石群中,新发现80多种远古海洋生物化石。领导此项研究的中科院南古所副研究员郄文昆、梁昆介绍,此次发现的海洋生物化石位于贵州省独山县,有3.85亿年历史。研究团队运用精细采样的方法,在这一生物礁化石群中的7平方米范围内选取28个样方,原位采样665块,制得化石薄片2804张,基于大量系统数据,开展了高精度的生物多样性和群落古生态统计工作。
日前,南京大学教授樊隽轩,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沈树忠等在《科学》杂志发表了题为《寒武纪至早三叠世高分辨率海洋生物多样性演化》的论文。该研究利用古生物大数据、超算和遗传算法等全新的方法和手段,基于化石记录重现了生命演化历史,改变了当前对古生代海洋生物多样性演化的认知。
2018年9月17-19日,“海洋生物地球化学与西太平洋生物圈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议暨第八届中日韩“海洋生物圈整合研究”(Integrated Marine Biosphere Research, IMBeR)研讨会在我校图书馆报告厅举行。会议由我校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海洋生态系统研究计划(China GLOBEC-IMBeR)和IMBeR区域项目办公室联合主办。来自日本、韩国、泰国、...
2016年11月16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由中国和意大利科研人员组成的团队在一项最新研究中,找到了距今约2.52亿年前海水酸化影响生物生存的证据。这一发现,为解释二叠纪末期为何会发生地球演化史上最严重的一次物种灭绝事件提供了新的重要依据。研究人员推断,当时火山喷发导致的海水酸化,或为海洋生物遭受“灭顶之灾”的原因。距今2.52亿年前的二叠纪末期,发生了地球演化史中最严重的一次物种...
距今2.52亿年前的二叠纪末期,发生了地球演化史中最严重的一次物种大灭绝事件。在前后6万年时间内,多达80%以上的海洋生物和约75%的陆地生物忽然消失,整个海洋、陆地生命损失惨重。关于当时为何发生物种大灭绝,科学家倾向于认为,大规模火山喷发可能是导致陆地、海洋生物灭绝的主要原因。但在大灭绝期间海水是否存在酸化并影响到海洋生物的生存,此前一直缺乏直接证据。
日本研究人员日前在英国《科学报告》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发现了约2.15亿年前巨大陨石撞击地球导致海洋生物灭绝的证据。日本熊本大学发布的新闻公报显示,该校和日本海洋研究开发机构等研究人员2013年在岐阜县等地的地层中,发现了三叠纪晚期(2.37亿年至2亿年前)巨大陨石撞击地球的有力证据,研究人员推断这颗陨石的直径约为3.3米至7.8米。
一项新的研究称,在最早期的复杂生命中,存在着令人惊奇的复杂有性繁殖行为。Fractofusus是一种存在于5.65亿年前的古老海洋生物,目前科学家对它的生物学几乎一无所知。不过新的研究显示,Fractofusus可能具有两种繁殖模式,其中之一是从身体上出芽形成幼体,有点类似草莓的繁殖。
距今约2.38亿~2.39亿年前,地球上存在着一群群海生爬行动物,或许正是它们的存在,启动了生命从海到陆演变。在新近一期中国地质学会学术期刊《地质论评》上,成都地质调查中心专家张启跃、周长勇等发表的最新研究成果《云南罗平中三叠世安尼期生物群的发现及其意义》,通过对云南新发现罗平生物群产出层位、生物面貌、保存特征、古地理位置等描述,揭秘了地球早期生命演变的一个重要时期。
2006-11-3 $$$$xxx$$$$xxx$$$$xxx$$$$xxx$$$$ 中国科学院可可西里科考队日前在卓乃湖附近科考时,找到三叠纪的海燕蛤等双壳类海洋生物化石,这意味着在2亿多年前,这里曾经是一片汪洋大海。 记者从科考队队长、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丁林等人采集到的化石中看到,这种生活在深海中的生物,被清晰地固化在了岩石中,有的双壳连在一起,就像...
北京时间2007年3月6日消息 加拿大和英国的科学家日前发现了迄今为止最为古老的海洋生物化石。
中国科学院可可西里科考队20006年11月2日在卓乃湖附近科考时,找到三叠纪的海燕蛤等双壳类海洋生物化石,这意味着在2亿多年前,这里曾经是一片汪洋大海。
中国科学院2006年8月18日报道 炎炎夏日,记者跟随一群暑假里的小学生,迈开轻快的步伐,和他们一同来到西直门外的中国古动物馆。为丰富同学们的假期课余生活,中科院的科学家们特意在这里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个题为“探寻5.3亿年前的海洋”的云南澄江生物群特展,带大家领略5亿多年前生机盎然的海底世界。
生物的空间分布主要受纬向热梯度和地理屏障控制。根据此原理,我们可以定量估计地质时期岩石圈板块的数量、空间位置及定向与生物分区之间的关系。本文在强调纬向温差对生物分布有重要影响的基础上,评述了并修改了Schopf1976年提出的一般性海洋生物地理分区性模式。经过修改后的新模式比较准确地估计了现代浅海生物地理的分区形式。将该新模式应用到二叠纪,所估计的海洋生物分区性与对实际化石材料分布研究所得出的生物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