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物理学 >>> 光学 >>> 几何光学 物理光学 非线性光学 光谱学 量子光学 信息光学 导波发光 发光学 红外物理 激光物理 应用光学 光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光学 光相关记录1279条 . 查询时间(1.372 秒)
近日,南京大学徐挺教授、陆延青教授团队与北京大学彭超教授合作,在时空光场调控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利用倾斜纳米光栅对称性破缺所引起的固有拓扑奇异性,在自由空间中实现了时空光学涡旋的高效产生。
2024年4月12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先进激光与光电功能材料部红外光学材料研究中心研究员董红星和张龙团队,联合华东师范大学的科研人员,基于钙钛矿量子点薄膜体系解析了超荧光到协同激子极化激元凝聚的相变的动力学过程及物理机制。相关研究成果以Observation of Transition from Superfluorescence to Polariton Condensation...
2024年3月26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健康所江海河课题组发表在国际期刊 Frontiers in Physics 的研究论文“2.79- m high peak power LiNbO3 acousto-optic Q-switched Er,Cr:YSGG laser with thermal lensing effect compensation”,被国际工程领域著名科技机构“A...
2024年3月18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空天激光技术与系统部基于原子干涉测量超冷原子pK量级温度的技术,解决了深度冷却后磁场敏感态原子的温度测量难题。 目前,在空间微重力环境下通过深度冷却技术可以获得pK量级温度的超冷原子样品。常用的飞行时间法在测量如此低的温度时,所需自由飞行时间在秒量级。对于处于磁场敏感态的原子,即使是微弱的残余非均匀磁场都会在长时间的膨胀过程中使原子团严重变形...
放氧光合作用是大规模利用太阳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放出氧气的过程,是几乎一切生命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放氧光合作用光能向化学能转化的原初反应通常是由位于植物、藻类及蓝藻等光合生物类囊体膜上的光系统在可见光(400-700 nm)的驱动下完成的。Acaryochloris marina(A. marina)是一种以叶绿素d(Chl d)作为主要光合色素的独特蓝藻,可通过Chl d吸收低能量的远红光...
2024年2月7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强场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团队,针对高重频飞秒激光气体成丝自抖动问题,提出了提升高重频飞秒光丝及超连续谱(SC)白光光源指向稳定性的方法,抑制了空气光丝诱导产生超连续谱白光激光的强度和光束指向抖动。相关研究成果以Stable, intense supercontinuum light generation at 1kHz by electri...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带拉曼种子光的气体受激拉曼放大器,包括一台泵浦激光器(1),一套分光系统(2),第一个拉曼池(6),第二个拉曼池(16)和一组分光棱镜(20)。泵浦光源(1)通过分光系统(2)分成两束泵浦光,其中第一束泵浦光通过第一二相色镜(3)导入第一个拉曼池(6)产生后向拉曼种子光;第二束泵浦光通过光路延迟,与后向拉曼种子光同时到达第二二相色镜(13)并进行合束,然后一起导入第二个拉曼池(1...
2024年1月24日,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姚保利团队在手性对映体的选择性光学捕获方面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Small。手性是指物体通过平移和旋转不能与其镜像重合的一种不对称的性质,手性分子及其镜像被称为对映体。对映体具有相同的物理化学特性,但其药效和毒性却大相径庭。例如,一种手性药物具有很强的药效,但其对映体可能无效甚至有剧毒。因此,对映体的识别与分离在生物、医药和农药...
藻胆体(phycobilisome)是蓝细菌和红藻光合系统的关键结构,通过蛋白骨架定位色素团分子(bilins)高效捕获光能并传递到光系统I/II及反应中心,进而实现光能到化学能转化。利用超分子组装策略模拟光合细菌或藻类的光捕获及反应中心结构,对探索新型人工光合系统具有重要意义,其核心是构建人工骨架来模拟载脂蛋白控制色素分子的空间排列,进而实现光捕获和光反应的高效耦合。藻胆体是典型的天然光合组装结...
2023年12月21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化学动力学研究室分子光化学动力学研究组(1117组)袁开军研究员和隋来志副研究员团队利用自主开发的高压超快光谱,揭示了Cs2NaInCl6:Sb3+晶体经过高压作用后产生白光发射的机理。
2023年12月29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姚宏斌课题组基于新型铜碘杂化团簇,构筑出低成本、高效率、高亮度暖白光发光二极管(LED)器件。得益于所设计的铜碘杂化团簇具备的高构型熵、高发光效率和宽光谱发射等特性,研究实现了高效暖白光LED器件无掺杂、低成本、大面积的溶液法涂布制备,这是非铅金属卤化物LED领域的新突破。相关研究成果以High efficiency warm-white light-emi...
2023年12月11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高功率激光物理联合实验室提出了多平面低相干衍射成像技术。相关研究成果以Multi-planar low-coherence diffraction imaging为题,发表在《光学与激光工程》(Optics and Lasers in Engineering)上。
近日,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应用化学系刘志博课题组与合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题为“Photocatalytic direct borylation of carboxylic acid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报道了羧酸类化合物在可见光催化下的直接脱羧硼化方法学。
铁电材料因存在自发极化,可以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其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实现,即体光伏效应和光诱导热释电效应。铁电材料的光伏效应在理论上被认为可以超过p-n结太阳能电池的Shockley-Queisser极限,光热释电效应则不受光波长的限制,可以响应到红外波段,两者及其耦合效应在光电探测等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是铁电材料的宽带隙和低热释电系数限制了其光伏响应和热释电响应。窄化带隙不仅有利于提高光伏...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专利:一种光动力跟踪系统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