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哲学 经济学 法学 教育学 文学 历史学 理学 工学 农学 医学 军事学 管理学 旅游学 文化学 特色库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古环境相关记录113条 . 查询时间(0.26 秒)
巨犀是犀超科中一个独特的支系,约4000~2200万年前生活于欧亚大陆,主要在中国、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和蒙古,也零星发现于东欧等地区。巨犀是史上体型最大的陆生哺乳动物,在演化过程中体型增长极快,其体型和体重演化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此前对巨犀的体重已有多次探讨,但对整个巨犀支系的体型演化研究还较为空缺。近日,国际专业期刊《历史生物学》(Historical Biolog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
哺乳动物牙釉质的碳、氧稳定同位素分析在古脊椎动物、古人类研究中有着广泛应用,是重建古生态和古环境的重要研究手段。对这一方法的精确使用,需建立在充分认识现生动物生态与其同位素数值的基础之上。近日,古脊椎所博士后王忭以第一兼通讯作者身份在《生态与演化前沿》(Frontiers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上发表了题为“Carbon-isotope composition of a...
三叠纪末大灭绝之后,气候变暖、海洋缺氧和海水酸化,并造成了之后侏罗纪早期的大陆化学风化作用不断增强。但是,有关火山作用、碳同位素漂移和大陆化学风化作用之间内在关系,很大程度上是推断的,迄今尚未得到有力的证据。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英文版2021年第11期发表了英文题为Fossil pharyngeal teeth of grass carp group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evolution ,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and paleoenvironment的封面文章,同时中文版2021年第11期发表了中...
石炭纪作为准噶尔盆地东部(准东地区)海陆转换的关键时期,期间发育的火山岩和沉积岩记录古亚洲洋闭合和造山带增生的过程。国内外学者基于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数据证明石炭纪火山岩构造背景为俯冲作用下陆壳增生环境,并据此建立古亚洲洋闭合、陆-陆碰撞和后碰撞的构造演化模型。但是由于缺乏必要的沉积地层揭示,对于石炭纪期间海陆演化的细节过程存在较大争议,特别是早、晚石炭世沉积环境难以达成共识。
在整体呈温室气候条件的白垩纪期间,由于大火成岩省岩浆作用,导致大气中CO2含量激增和全球快速升温,促使地球进入极热气候状态,并引起海洋缺氧和大规模有机质埋藏,称为大洋缺氧事件(Oceanic Anoxic Events, OAEs)。Cenomanian晚期(约94Ma)发生的OAE 2是其中典型代表,期间的环境演化一直是古气候、古海洋领域的研究热点。该事件持续时间不足一百万年,此后地球系统恢复至...
《中国西南云南水塘坝晚中新世古猿的古环境》作者:孙发俊, 王杨, Nina G. Jablonski, 侯素宽, 吉学平, Burt Wolff, Aradhna Tripati, 曹加勇, 杨馨。论文发表于2021年《Chemical Geology(化学地质学)》第569期,第1-12页。晚中新世是古猿进化过程中全球气候变化可见明显变化的重要时期, 本文报道了中国云南水塘坝重要的古猿避难所晚中...
近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早古生代研究团队助理研究员方翔、张俊鹏和研究员张元动等人,与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合作者,共同针对湖北远安地区真金剖面的中–上奥陶统庙坡组,开展了铁组分和主微量元素等分析研究工作。该研究成果已发表于SCI期刊《三古》(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同时本文收录于同刊专辑VSI28 “Marine ...
亚洲内陆作为全球重要的风尘释放区,自新生代以来,在全球气候变化和区域构造运动的双重影响下,亚洲内陆的环境格局发生变化,保存在北太平洋的风尘沉积物记录了亚洲内陆风尘源区古环境演化信息。已有研究普遍认为,北太平洋地区风尘通量越高,指示亚洲风尘源区越干旱;但有研究指出风尘通量变化与源区干旱化程度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
亚洲内陆作为全球重要的风尘释放区,新生代以来,在全球气候变化和区域构造运动的双重影响下,亚洲内陆的环境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保存在北太平洋的风尘沉积物记录了亚洲内陆风尘源区古环境演化的重要信息。前人普遍观点认为北太平洋地区风尘通量越高,指示亚洲风尘源区越干旱,然而也有观点指出风尘通量变化与源区干旱化程度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
四川盆地是我国天然气产量最大的地区之一,特别是近年来在普光和广安地区发现了新的大型天然气田,引起了地质学界的广泛关注。盆地内上三叠统和下侏罗统陆相含煤地层也是其重要的产气层位之一。研究显示,须家河组气藏勘探具有广阔前景,下侏罗统珍珠冲组也是重要的含油气地层。在盆地东北缘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和下侏罗统珍珠冲组陆相地层中都含有丰富的古生物化石,然而,目前对于其所含古生物化石所指示的古环境和烃源岩潜力...
近日,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球与行星物理院重点实验室博士后何况与合作导师、研究员潘永信,对伊比利亚西南边缘海MD01-2444钻孔(岩芯长27m,时间跨度为194ka)代表性沉积物样品进行系统的岩石磁学、生物磁学及电子显微学研究。结合前人对该钻孔沉积物的不同气候代用指标(如浮游有孔虫δ18O、生物标志化合物、沉积物色度、Ca/Ti等)研究成果,探讨沉积物中化石磁小体形状及含量变化与古环境...
《晚中新世西藏高原东南边缘横断山脉的上升及其古环境对古猿多样性的影响》作者:李仕虎(通讯作者),吉学平,Terry Harrison,邓成龙(通讯作者),王世骐,王黎锐,朱日祥。论文于2020年5月8日在线发表于国际刊物《Paleogeography,Paleoclimate,Paleiecology(古地理,古气候,古生态)》杂志,第553期,第1-14页。
化石磁小体是由趋磁细菌产生的保存在沉积物中的纳米级磁性矿物,通常为磁铁矿或胶黄铁矿。常见的化石磁小体的形状有立方八面体状、棱柱状和子弹头状,是趋磁细菌基因严格控制的产物。由于趋磁细菌生理活动和细菌类型对包括氧气浓度等多个环境因子都较为敏感,因此,化石磁小体有潜力作为古环境重建的代用指标。化石磁小体属于单磁畴、强磁性颗粒,亦是沉积剩磁的良好载体。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球与行星物理院重点实验室博士生韩晓华与导师潘永信研究员、德国图宾根大学Andreas Kappler教授等人,通过大量模拟实验研究证实:厌氧光合铁氧化菌Rhodobacter ferrooxidans SW2 和 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 TIE-1可将绿锈矿物中的Fe(II)氧化为水合氧化铁,这种厌氧光合铁氧化过程很可能是前寒武纪BIF...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