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哲学 经济学 法学 教育学 文学 历史学 理学 工学 农学 医学 军事学 管理学 旅游学 文化学 特色库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傅伯杰相关记录47条 . 查询时间(0.089 秒)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傅伯杰院士和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Mark Stafford Smith教授主编的英文著作《变化环境下的旱地社会-生态系统》(Dryland Social-Ecological Systems in Changing Environments)由斯普林格出版社在线出版。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傅伯杰院士团队在黄土高原社会-生态陷阱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题为“Escaping social–ecological traps through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nd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s Loess Plateau”发表在国际重要刊物《Peopl...
森林固碳是减缓气候变化的主要途径之一,近20年来我国开展了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森林碳储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急需开展高精度森林碳储量动态监测。遥感具有大尺度时空动态监测的潜力,但是存在着单个传感器监测时空分辨率和空间覆盖范围有限、光学和微波遥感监测融合不足、难以捕捉生态系统地下部分状态等问题,因此如何基于遥感监测开展多数据融合,准确量化地上和地下森林碳储量变化仍是一大挑战。
2022年11月21日,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第16届大会在中国杭州(线上与线下)开幕,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长Mohamed Hanssan在开幕式上公布,2022年“发展中国家科学院—联想科学奖”(TWAS-Lenovo Science Prize)授予陕西师范大学杰出校友、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教授傅伯杰,以表彰他在研究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
2022年8月18日,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傅伯杰院士团队在《自然气候变化》(Nature Climate Change)在线发表题为“Biophysical and Economic Constraints on China’s Natural Climate Solutions”的论文,评估了中国生态系统管理对减缓气候变化的贡献。
2月15日,应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的邀请,中科院院士、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傅伯杰在亚热带生态所开展学术交流,并作题为“黄河流域人地系统耦合与人水关系演变”的学术报告。亚热带生态所党委书记、环江站站长研究员王克林主持报告会。
旱区(drylands)是指年平均降雨量与潜在蒸散发之比小于0.65的区域,是最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地区之一,生态环境脆弱,荒漠化风险高。中国旱区分布广、类型多。1980-2000年间全球旱区扩张约4%,其中中国旱区扩张面积占比达1/3。针对中国旱区生态系统变化、驱动机制及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效应的系统性研究不足,2021年11月9日,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傅伯杰院士团队在《自然综述:地球与环境》(...
第六届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表彰大会2021年10月28日在京举行。中国生态学学会第八届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傅伯杰院士荣获 “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傅伯杰院士长期从事自然地理学与景观生态学研究,在生态保护与恢复、土地利用结构与生态过程、景观生态学和生态系统服务等方面取得了系统性创新成果并应用于生态建设实践,产生了广泛的学术和社会影响。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其中在...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傅伯杰研究组通过多源遥感数据与观测数据融合,改进了遥感植被光合和呼吸模型,并采用机器学习方法,分离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中国植被固碳的贡献。
土壤水是连结大气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参量,全球尺度长时间序列土壤水及其变化特征为理解气候变化下地-气相互作用机制提供重要依据。微波遥感是目前获取大尺度表层土壤水的最佳方式,但是传感器更新快,单个传感器覆盖的时间范围较短,且部分地区存在数据缺失,重建全球尺度微波遥感土壤水分时间序列是当务之急。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傅伯杰研究团队在构建青藏高原区域尺度亚高山针叶林树木年轮数据库的基础上,基于树木年轮反演古气候研究,揭示了青藏高原东南部过去400年来的温度变化。这一研究成果近期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傅伯杰研究组在黄土高原社会-生态系统演变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发展了根据社会-生态系统要素相互作用变化识别系统演变阶段的方法,揭示了近千年来黄土高原社会-生态系统的演变阶段及效应。这一研究成果近期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Science Advances。
非洲旱地生态系统主要由稀树草原和灌丛组成,草本与木本植物动态竞争,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非常敏感。在全球变化背景下,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发生显著变化。课题组基于多源遥感数据,将光学NDVI和微波VOD互补,识别了非洲旱地生态系统近30年的动态演化,发现1993-2012年间,非洲旱地生态系统木本植物增加,土壤水分的变化是主要的驱动因素。此外,利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的方法分析了过去三十年东非植被的时空动态...
2020年5月18日,英国皇家地理学会(RGS-IBG)公布了2020年度奖章与荣誉会士授予名单,我校地理系1977级杰出校友傅伯杰院士被授予英国皇家地理学会荣誉会士(Honorary Fellow)。傅伯杰院士主要从事自然地理学和景观生态学研究,在土地利用结构与生态过程、景观生态学和生态系统服务、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取得了系统性创新成果。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其中在Nature、Science、N...
2020年5月18日,英国皇家地理学会(RGS-IBG)公布了2020年度奖章与荣誉会士授予名单,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部长/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傅伯杰院士被授予英国皇家地理学会荣誉会士(Honorary Fellow)。傅伯杰院士主要从事自然地理学和景观生态学研究,在土地利用结构与生态过程、景观生态学和生态系统服务、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取得了系统性创新成果。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其中...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