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 营养学 毒理学 消毒学 流行病学 传染病学 媒介生物控制学 环境医学 职业病学 地方病学 社会医学 卫生检验学 食品卫生学 儿少卫生学 妇幼卫生学 环境卫生学 劳动卫生学 放射卫生学 卫生工程学 卫生经济学 优生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分子相关记录172条 . 查询时间(0.274 秒)
近日,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朱惠莲课题组研究揭示了甜菜碱减缓高同型半胱氨酸诱导的认知障碍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相关成果发表于《氧化还原生物学》。
北京时间2023年1月27日上午,中国疾控中心援塞专家组与塞拉利昂卫生部在位于塞拉利昂首都地区的塞中友好生物安全实验室共同召开了“塞拉利昂疟疾分子实验室流行病学网络能力建设试点项目”启动会。该项目是在盖茨基金会支持下,中国和塞拉利昂合作伙伴共同开展的多边国际合作项目。来自塞拉利昂卫生部、中国驻塞拉利昂大使馆、中国疾控中心、塞拉利昂恩加拉大学、中塞友好医院、世卫组织(WHO)、美国总统疟疾倡议等机构...
由伤寒和副伤寒沙门菌所致的伤寒热能引起暴发流行,尤其在缺乏安全供水和食物的地区,可形成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另外由非伤寒沙门菌导致的侵袭性感染,在诸如非洲一些国家,也造成一定的疾病负担。伤寒热在非洲多个地区报道发病率高,但因为缺少准确的实验室病原学鉴定依据,而常使用的肥达反应虽然简便,因敏感度和特异性都偏低,所以基于肥达反应推算的伤寒热疾病负担是不准确的。
北京时间2022年1月14日,由中国疾控中心全球公卫中心负责牵头执行的 “塞拉利昂疟疾分子实验室流行病学网络能力建设试点项目”召开了线上项目进展交流会。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以下简称盖茨基金会),中国疾控中心全球公卫中心、传染病所、寄生虫病所,江苏省寄生虫病防治所,华大基因,塞拉利昂卫生部,塞拉利昂恩加拉大学和北京大学等机构的项目负责人及核心成员参加了此次会议。
近日,实验室中西医结合防治学组杨子峰教授、Mark Zanin教授联合华南农业大学陈建新教授、澳大利亚La Trobe大学Weisan Chen 教授及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赵昕博士等在美国化学会药物化学杂志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 ( IF=6.205) 在线发表了题为“Chinese Therapeutic Strategy for Fighting COVI...
据报道,感染SARS-CoV-2的患者经常表现出神经系统症状,包括头痛、嗅觉缺失、衰老、意识障碍、癫痫发作、中风和血管事件。新证据表明,SARS-CoV-2除了可感染呼吸系统外,还可感染中枢神经系统(CNS), 提示SARS-CoV-2 具有侵入人类和模型动物大脑的能力。然而SARS-CoV-2 是否穿过血脑屏障 (BBB)以及如何穿过血脑屏障 (BBB)目前还不清楚。
寨卡病毒(Zika Virus, ZIKV)是一种蚊媒传播病毒,胚胎期感染寨卡病毒后的人类婴儿会呈现出包括小头症、颅内钙化、黄斑萎缩在内的先天性畸形。寨卡病毒感染于2015年在美洲和亚洲部分地区集中爆发,并在2016年奥运会期间引起了普遍关注。由于爆发时间较近,目前对胚胎期感染寨卡病毒婴儿的预后以及成年后可能出现的后遗症仍不清楚。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的张嘉漪课题组和复旦大学分子病毒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流行病学的研究发现,帕金森病作为最常见的运动失调性疾病和第二常见的神经变性疾病,其病程的发展与环境因素,特别是PM2.5,有着密切的关系。已有研究表明自噬及线粒体自噬在帕金森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此,我们提出假设:PM2.5可能通过调控自噬及线粒体自噬加重帕金森病的病程。
2021年2月8日,国际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高栋研究组和复旦大学陆路教授、孙艺华教授、谢幼华教授合作研究论文“Distinct mechanisms for TMPRSS2 expression explain organ-specific inhibition of SARS-CoV-2 infection by enza...
2021年2月10日,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研室韩浩副教授团队在1区(Top)SCI期刊《Food & Function》上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Plant sterol ester of α-linolenic acid ameliorates high-fat diet-induced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in mice: associati...
2021年1月29日,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国家生物信息中心)杨运桂研究组和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王健伟研究组合作在Cell Discovery杂志上发表题为“N6-methyladenoine regulates RNA abundance of SARS-CoV-2”的研究成果,利用特异性m6A抗体,绘制了SARS-CoV-2病毒RNA的精细表观转录组修饰图谱,并发现敲低宿主甲基...
蚊虫除了叮咬骚扰人类,还是疟疾、登革热和寨卡热等多种疾病的传播媒介。按蚊是疟疾的传播媒介,因此也被称为疟蚊。疟蚊肆虐每年造成全球2-3亿新发疟疾病例,导致约50万人死亡,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公共卫生和国家安全。由于疫苗的缺乏,防治媒介蚊虫是控制和消除蚊媒传染病的有效手段。然而,蚊虫防治长期依赖化学杀虫剂,泛滥使用化学农药导致蚊虫抗药性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因此,人们迫切需要研发新的替代工具来安...
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特聘研究员郭天南带领的课题组与合作团队在《细胞》期刊在线发表最新研究论文,报告了新冠肺炎病亡患者体内多器官组织样本中蛋白质分子病理全景图。此项研究相当于他们将医生在显微镜下看到的人体感染新冠病毒后细胞组织的变化放大了数万倍,达到蛋白质分子层面,“看”清楚是哪些分子的改变导致人体器官的病变和衰竭。
科学家针对新冠病毒及致病机理的研究在持续深入,关于新冠肺炎患者器官损伤背后分子层面的“面纱”也在逐渐揭开。北京时间1月9日,顶级学术期刊《细胞》(Cell)在线发表了由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的研究人员共同完成的一项研究,题为“Multi-organ Proteomic Landscape of COVID-19 Autopsies”。 研究报告了2020年初因新冠...
2020年12月16日,《发育细胞》(Developmental Cell)杂志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张宏课题组题为 "ORF3a of the COVID-19 virus SARS-CoV-2 blocks HOPS complex-mediated assembly of the SNARE complex required for autolysosome formation" 的...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