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 >>> 民族学 >>> 民族问题理论 民族史学 蒙古学 藏学 文化人类学与民俗学 世界民族研究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 中国少数民族艺术 民族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76-82 共查到民族学 非遗相关记录82条 . 查询时间(0.184 秒)
论“伪非遗     “伪非遗       2013/4/9
首先一个问题就是“伪非遗”事件不断发生。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全面铺开后,四级保护体系已经建立,传承人名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也得到了很好的建设,如果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因为其投入大规格高专业性强,可能找不到多少令人质疑的地方,但省市县级名录中是否有伪造现象,或者假遗产出现呢?事实是肯定的。在一些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我们会发现那些所谓的传承人竟然是当地的开发商或者某些文化主管部门的领导。...
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来,文化保护已成为当代中国的重要议题,而多样性的少数民族文化在其中具有颇为重要的地位。然而,中国少数民族及其聚居地区的文化保护工作开展起来面临着种种困难,而人们听得最多的原因除了“经费短缺”、“设施陈旧”之外,就是“人才缺乏”、“文化素质低下”之类。
档案式保护是国际法规定的“非遗”保护模式,以提高“非遗”生命力为宗旨。“非遗”档案化是保护的前提和基础,有关科研、教育、宣传是保护主要内容,鼓励社会广泛参与是保护实现方式。
在当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悖论性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层悖论,非遗保护工作的处境是悖论的。一方面要保护文化遗产,使其获得生命的延续,另一方面受保护文化遗产因为外界的强力介入而损伤了其原生性;第二层悖论、保护中主要关注的是对遗产的“稳态”,而忽视了文化遗产的“变异性”因此导致文化空间保护中,原生性的强力维持不是在提升保护对象的质量而是因为保护而使对象本身陷入了困顿;第三层悖论、保护工作中存...
四川日报(记者 何茜)2010年1月13日获悉,凉山州的彝族火把节被国务院推荐为向联合国申报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009年12月27日至30日,中国民协和广西文联、广西民协在广西共同举办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论坛暨北部湾采风活动。图为12月30日,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论坛现场。
近日从国家民委了解到,去年第二批国家级名录公布,东乡、布朗等10个少数民族均有项目入选第二批名录推荐名单,至此,中国55个少数民族都已有项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据了解,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公布,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18项,其中少数民族项目为165项,约占全部项目的三分之一。至今,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已建立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合计3800多项...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