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地质学 >>> 岩石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岩石学 地球物理相关记录47条 . 查询时间(0.198 秒)
大陆岩石圈是地球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构造变形特征对于我们理解整个地球的演化过程十分有益。自中生代以来,中国东北地区经受一系列地质构造活动,广泛发育板内火山和北北东-南南西向展布的构造单元,成为研究岩石圈及软流圈变形特征的绝佳场所。前人提出多种地球动力学模型来解释板内火山成因,这些模型反映出不同的岩石圈和软流圈变形过程,从而表现出不同的地震各向异性特征。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挖掘算法被广泛使用,其优势可概括为:识别数据中的隐藏模式;捕获复杂的非线性关系;自动学习模型;无需定义完整的输入和输出变量之间基于物理的数学关系。在勘探地球物理学中,岩石物理响应多解性使地球物理数据与地质分类间存在复杂的非线性关系。例如,深层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由于岩性多变、易发生的成岩作用和随机裂缝,导致存在较强非均质性。此时,单一属性的地球物理数据难以准确识别储层,需通...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壳幔结构探测学科组博士后刘震与合作导师田小波等利用课题组在青藏高原中部布设的两个宽频带流动台阵(图1)记录的天然远震事件的波形记录,提取了S波接收函数,并通过大量接收函数的共转换点叠加成像获得了高原中部岩石圈底界面的起伏形态(图2)。结果显示:在亚东-谷露裂谷下方,印度俯冲板片底界面都发生了明显的东西向错断,两侧板片深度相差70 km;在裂谷的...
南海是西太平洋最大的边缘海,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对海-气相互作用、陆源输入、以及与太平洋的水体交换十分敏感,是研究古气候学和古海洋学的重要区域。近20年来,在南海开展了超过18项国际科研航次,获得钻孔2000余个。然而,前人研究多局限于大陆架和大陆坡,缺乏对海盆区域的长尺度研究,限制了我们对南海古环境变化以及东亚构造活动演化的理解。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研究生盖聪聪,...
乔文孝教授,男,山东禹城人,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声学学会理事、中国声学学会检测声学分会委员、中国声学学会物理声学分会委员、SEG、EAGE会员。1982年1月获华东石油学院应用物理学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88年12月获南京大学声学专业理学硕士学位,1999年7月获石油大学应用地球物理专业工学博士学位。多次为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普通物理学、声学基础、超声测量、声波测井原理、弹性波动力学、岩石物理实验...
由我所主办,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承办的第七届亚太地区激光剥蚀与微区分析国际研讨会(The 7th Asia-Pacific Workshop on Laser-Ablation and Micro-Analysis)于2018年10月19日-21日在我所成功举办。来自加拿大、瑞士、比利时、日本、爱尔兰、德国、西班牙、澳大利亚、南非、中国台湾地区等11个国家/地区的180名学者和研究生参会。会议...
特提斯造山带横贯欧亚大陆,沿造山带走向发育着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典型地质过程,其完整性和典型性使它成为认识大洋消减-大陆碰撞全过程以及发展和完善板块构造理论的最佳天然实验室。作为特提斯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帕米尔-兴都库什造山带位于伊朗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过渡部位,经历了更为强烈的挤压缩短作用,其周缘发育大规模逆冲-走滑构造、内部出露大面积变质岩穹窿,地震活动强烈,尤其是深部发育独特的陆内中源地震带(...
2018年1月8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张高丽、王沪宁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李克强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大会上讲话。张高丽主持大会。2017年度国务院批准并报请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授予王泽山院士和侯云德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271个项目和9名科学家。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35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33项...
金红石(TiO2)是高级变质岩石(榴辉岩、麻粒岩和角闪岩)中一个常见副矿物,是岩石中高场强元素的主要载体。金红石在造山带形成和演化研究中具有广泛而重要的地质应用。例如,可以记录变质作用的温度(Zr-in-rutile 温度计)、时间(U-Pb定年)和化学分异(Nb/Ta比值和Hf-O同位素)等重要信息。准确限定金红石的稳定范围和生长机制是进行各种地质应用的前提和关键。
2017年12月1日上午,英国利兹大学国际事务主管Williams Murphy博士一行三人访问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并就学生培养、人员互访和科研合作等事宜进行了交流。 副所长魏勇对Williams博士一行表示欢迎,相信双方有良好的合作前景。利兹大学地球与环境学院研究与创新主管Alan Haywood教授和国际化主管Damian Howells分别介绍了地球与环境学院及地理学院、交通研...
2017年5月6至7日,“变质岩与前寒武纪地质学2017年全国学术研讨会”在我所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变质岩专业委员会与中国地质学会前寒武地质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我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及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联合承办,我所郭敬辉研究员任会议秘书长。
地幔过渡带是指地下410-km和660-km不连续面(间断面)之间的地幔部分,是联系上下地幔的纽带。俯冲的海洋岩石圈和地幔过渡带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地球动力学研究的一个关键问题。通过对410-km和660-km间断面深度的探测,可以为了解地幔温压条件、物质组分、岩石圈深俯冲等地球深部动力学问题提供重要途径。西北太平洋俯冲带北起千岛群岛,中经日本伊豆-小笠原地区,南至马里亚纳群岛,是世界上最典型、最集中...
应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刘传周研究员之邀,美国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WHOI)资深研究员Henry Dick教授顺访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进行学术交流。Henry Dick教授长期从事大洋岩石圈形成与演化的研究,是国际海洋地质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自1976年起,共参与30个航次的大洋科学考察,并以首席科学家身份主持了其中的15个航次。已入选为GSA和AGU的Fellow,并于2011...
根据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主办的《岩石学报》、《地球物理学报》、《第四纪研究》等学术刊物在被引频次、影响因子的排序中,位居全国科技期刊前列,在固体地球科学领域名列榜首(科技期刊研究,2015年第26卷第12期,附件1-3)。
据EI编辑部函告,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主办的期刊《岩石学报》从2016年1月起进入EI(Ei Engineering Village 2)Compendex数据库的索引期刊系列。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