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数学 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 物理学 化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总论 大气科学 地球物理学 地理学 地质学 水文学 海洋科学 生物学 科学技术史
搜索结果: 151-165 共查到理学 地球化学相关记录3079条 . 查询时间(0.234 秒)
稀土是我国优势矿产资源,其中华南地区的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为全球提供了约80%的重稀土。该类型矿床的主要特点是矿体分布于花岗岩风化壳中,前人认为花岗岩母岩对该类矿床的形成有很大的控制作用。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的花岗岩母岩通常具有演化程度高的特征,甚至很多花岗岩母岩在其结晶之后还受到了岩浆演化晚阶段形成的热液影响发生了自交代作用。
地球上的岩浆活动受控于地球深部过程,全球主要的岩浆形成于洋中脊或俯冲带上盘等较为活跃的构造环境,反之俯冲带或碰撞造山带下盘被动一侧的板片通常被认为是较为稳定且不利于岩浆形成的,因此对此类地区的岩浆形成机制与深部过程缺乏约束和认识。青藏高原-喜马拉雅造山带形成于早新生代雅鲁藏布江新特提斯洋闭合、印度与欧亚大陆的碰撞及相关过程,但碰撞前被动陆缘或碰撞过程中俯冲下盘深部过程并不清楚。事实上,新特提斯洋闭...
中国黄土高原作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黄土地区,由于其丰富的碳酸盐矿物的快速溶解动力学,使中国黄土高原地表水体与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地表水体一样,具有高pH值、高浓度的Ca2+和溶解无机碳(DIC)特征。中国黄土高原地表水生生态系统的独特水化学特性可能具有较大的生物碳泵(BCP)潜力,这种机制可以改变水体C、N和P的可利用性,影响浮游植物的结构或组成,进而改变富营养化状况和浮游植物丰度,以提高初级生产力(...
磁铁矿通常涉及古磁场以及地外生命等重大科学问题,因此在行星科学领域备受学者关注。月球表面极端的还原环境使得月壤中的铁元素主要以二价铁离子(Fe2+)和零价铁(Fe0)为主,在阿波罗时代仅有非常少量的三价铁离子(Fe3+)及其赋存矿物被直接探测到。随着样品分析以及遥感探测技术的提升,大量数据指示了月表Fe3+的分布,对阿波罗月球样品的进一步分析也确认了月表存在磁铁矿和玻璃质等含Fe3+的物质,然而这...
晚二叠世生物大灭绝(Late Permian Mass Extinctions, LPME)被认为是地质历史时期最严重的生物圈危机。当时两次独立的灭绝事件,即瓜德鲁普—乐平世生物大灭绝(Guadalupian-Lopingian Extinction, GLE)和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Permian-Triassic Extinction, PTE),造成了地球上90%以上的物种灭绝。目前认为这两次...
板块俯冲是实现地球圈层间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的最主要方式,对于火山喷发、地震活动和成矿作用等地质事件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在俯冲带不同深度下,关于板片-地幔相互作用的过程、机制和控制因素等,一直是固体地球科学界关注的焦点。俯冲板片在不同深度析出不同成分和性质的熔/流体,当与地幔楔岩石接触时,由于两者之间在物理条件和化学成分上的巨大差异,会在界面附近发生化学交代作用,由此改造地幔楔的岩石地球化学组成,最终...
岩石圈底界(Lithosphere-Asthenosphere Boundary, LAB)是地球内部的一个主要间断面,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显示在克拉通的岩石圈内部可能存在一个与岩石圈增生相关的间断面(Mid-lithosphere discontinuity, MLD)。精确厘定LAB的深度和讨论MLD的存在性特征,能为理解克拉通和造山带的演化提供重要依据。岩石圈结构探测的主要地震学方法S波接收...
由于壬基酚(NP)NP在水环境中的持久性和对水生生物的毒害影响,所以对NP的降解研究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研究通过沉积物有机质的级份、结构和微孔性对14C-NP降解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沉积物NHC组分以脂肪碳(Faliph, 34.5–59.8%)和芳香碳(Farom, 31.5–57.0%)组成为主;甲氧基和烷氧基碳是易降解组分(图1)。端元分析模型得出NHC主要以孢粉素、藻质素和木碳等组分组成,...
2022年来,微藻在产油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然而,由于微藻含有大量的多糖、蛋白质和游离脂,这些成分在热解的过程中极易受热分解,导致生物柴油中氧和氮含量较高,影响生物油的品质。最近,我们采用三氟醋酸(TFA)、高碘酸钠(SP)、球磨机(MES)和球磨-高碘酸钠(BSP)等方法从小球藻中分离难降解有机质(NHC),应用元素分析、13C交叉极化/总边带抑制 (CP/TOSS NMR)及其对应的偶极...
大陆地壳占地表面积约三分之一,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场所。在汇聚板块边缘,大陆地壳通过弧岩浆作用生长,俯冲侵蚀则通过俯冲板片刮削将上覆地壳带入地幔楔,部分抵消了弧岩浆作用,因而对于维持现代大陆地壳的动态生长起到关键作用。前人通过沉积学和地球物理研究已证实俯冲侵蚀广泛存在于环太平洋俯冲带,但对于如何运用弧岩浆来示踪俯冲侵蚀一直是学术界的难题。针对上述问题,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地幔地球化学学科组...
约束地幔的不均一性对理解地球内部的分异和循环十分重要,碱性玄武岩则是揭示地幔不均一性的理想对象,因为这类岩石常常显示出再循环的物质组分特征。过去的大部分研究主要是利用大洋玄武岩来反演地幔信息,而用大陆玄武质岩石来反演地幔信息则存在较大争议,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大陆玄武质岩浆穿过厚的大陆地壳时,很容易发生混染从而改变了岩浆的化学组成。如何用大陆玄武质岩浆来准确反演地幔深部信息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重要科学难题...
四川盆地北部发育有天井山和米仓山两个相邻的古隆起(图1),古隆起及其周缘地区是现今四川盆地深层油气勘探的热点地区。该地区多个地层中广泛存在的油苗、油砂和固体沥青指示其经历过规模生排烃且极具油气资源潜力。针对该古老含油气系统的油源问题,前人(包括本团队早期的工作,Wu et al., 2012)利用生物标志物分析、干酪根总碳同位素分析以及沥青Re-Os同位素年龄分析等指标开展了相关烃源对比工作,将该...
40Ar/39Ar法是利用K的衰变体系,基于K-Ar法发展而来。K-Ar法需测定样品中的母体同位素40K和放射性成因40Ar*的含量。天然物质K同位素组成基本恒定,所以只需要测定样品的K总量,便可计算得出40K含量。为此一般将样品分成两份,一份用于精确测定Ar同位素,另外一份用于测定K含量。而40Ar/39Ar法则是通过对样品辐照,利用快中子轰击39K,将其转换成39Ar,通过测量产生的39Ar来...
热能够促进地壳发生熔融分异、元素迁移,并且能控制线性造山带向平坦高原演化,但导致大陆地壳增温的动力学机制仍存在激烈争论。近年来,随着超高温变质作用(温度 > 900 °C,压力 = 0.7–1.3 Gpa)记录的不断被发现,人们认识到大陆地壳在演化过程中可以达到极端的地温梯度。因此,超高温变质记录被认为是解开地壳热演化机制之谜的钥匙。
近日,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孟郁苗和中南大学地信院谷湘平发现并命名的自然界新矿物—瑞忠锗矿,获得国际矿物学协会新矿物命名及分类委员会(IMA-CNMNC)全票批准,编号IMA2022-066,英文名为Ruizhongite,矿物缩写为Rzh。该新矿物以对矿床地球化学研究作出突出贡献的中科院院士胡瑞忠命名,是关键金属锗的独立矿物,产于华南低温成矿省的四川汉源县乌斯河铅锌矿...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