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物理学 >>> 理论物理学 声学 热学 光学 电磁学 无线电物理 电子物理学 凝聚态物理学 等离子体物理学 原子分子物理学 原子核物理学 高能物理学 计算物理学 应用物理学 物理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31-45 共查到物理学 磁场相关记录956条 . 查询时间(0.173 秒)
众所周知,“热胀冷缩”是自然界的一种普遍现象。本质上,材料的热膨胀性质与原子的受热振动密切相关。由于各组成材料热膨胀系数的不匹配,可导致相应器件的性能恶化甚至失效。因此,如何调控材料热膨胀性质是基础研究与实际应用普遍关注的科学问题。目前对于热膨胀性质的调控主要集中在元素掺杂、尺寸效应或缺陷化学等方面,鲜有利用外磁场进行热膨胀调控的研究。
2023年5月5日,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SHMFF)用户吉林大学物理学院王洪波教授及其合作者, 利用SHMFF所属水冷磁体WM5在高压下单质金属钛中发现反常金属态。相关研究成果于2023年04月25日在线发表于《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费米液体理论是物理学领域的基础理论之一,成功描述了金属在低温条件下的输运行为。然而,反常金属态的行为违背了这一传统的金属输运理论。反常金属态最初是在二维无序体...
近年来高能量密度物理研究中,万特斯拉量级的强磁场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惯性约束可控聚变研究中,强磁场成为了新的热点。比如外加强磁场可用于惯性约束聚变研究中的双锥对撞方案。自生磁场或外加磁场对于惯性约束聚变直接驱动方案中热电子的产生和传输都很重要。实验室天体物理中强磁场下的等离子体行为可以重现无碰撞激波、 原恒星射流等天体物理或空间物理现象。可用于重离子癌症治疗的激光驱动离子加速,也能由轴向强磁场而...
2023年2月14日,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强磁场中心王辉研究员团队、林文楚研究员团队与健康所钱俊超副研究员团队在具有磁共振导向成像的癌症药物协同治疗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相关结果发表在国际期刊SCIENCE CHINA Materials上。2023年来,化学动力学疗法(CDT)因其操作简单、副作用低而成为有前途的癌症治疗策略。CDT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纳米酶激活细胞内芬顿反应,产生有毒的羟基自由基,进而达到...
2023年2月13日,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强磁场中心张欣课题组在中等和强稳态磁场对多种疾病小鼠模型的生物安全性影响方面取得系列新进展,包括发现中等强度近均匀稳态磁场常年暴露对正常小鼠自然衰老的延缓,对化疗药物顺铂引起的小鼠肾损伤的减轻,发现梯度稳态强磁场暴露对严重1型糖尿病小鼠的危害,三项研究结果分别发表在 Antioxidants 和 Zoological Research 上。
相比地球,火星全球磁场非常微弱,其诱导磁层的空间尺度更小,中性逃逸层的密度更大且延伸至弓激波之外。这使得太阳风可以与火星磁鞘中的中性成份直接相互作用,并通过电荷交换产生丰富的“拾起离子”。在这个过程中,拾起离子被太阳风对流电场加速,在等离子体静止参考系下的速度空间内形成环-束状粒子分布(ring-beam distribution)。通常来说,环-束状粒子速度分布是非常不稳定的,可以激发一系列电磁...
相比地球,火星全球磁场非常微弱,其诱导磁层的空间尺度更小,中性逃逸层的密度更大且延伸至弓激波之外。这使得太阳风可以与火星磁鞘中的中性成份直接相互作用,并通过电荷交换产生丰富的“拾起离子”。在这个过程中,拾起离子被太阳风对流电场加速,在等离子体静止参考系下的速度空间内形成环-束状粒子分布(ring-beam distribution)。通常来说,环-束状粒子速度分布是非常不稳定的,可以激发一系列电磁...
近日,等离子体物理与聚变工程系贾青特任教授课题组研究了全庞加莱光束在等离子体中传播时产生准静态自生磁场的现象。通过同时考虑非线性拍频电流及等离子体抗磁效应的作用,理论上给出了具有方位角分布的轴向磁场结构,并通过三维粒子模拟进行了验证。相关成果以“Inverse Faraday effect of weakly relativistic full Poincaré beams in plasma”为...
磁场重联是改变磁场拓扑结构并将磁场能量转化为等离子体能量的过程,该过程广泛存在于实验室等离子体物理、空间物理和天体物理现象中。在太阳大气中,磁场重联可以引起太阳爆发、加速能量粒子、加热日冕等,是太阳活动的重要驱动过程。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太阳活动和CME理论研究团组研究人员利用光学和近红外太阳爆发探测望远镜(Optical and Near infrared Solar Eruption Tracer,ONSET)和太阳动力学天文台(Solar Dynamic Observatory,SDO)卫星的地空联合观测,为处于弱磁场区的一个大尺度马蹄形太阳暗条成功构建出了整体的三维磁场结构,并详细研究了其物理参数和拓扑...
东南大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学科(以下简称“学科”)所属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国家重点学科是国家双一流计划建设学科。依托该学科,1991年经国家计委批准建有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作为主要成员之一,学科参与组建了“无线通信技术”2011协同创新中心和“紫金山网络通信与安全实验室”等。学科于2004年获教育部首批“创新团队”称号,2006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
2022年10月11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电源及控制工程研究室高格、蒋力课题组博士后黄亚,在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的大口径磁场耐受测试装置线圈偏移对性能影响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上。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