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化学 >>> 无机化学 有机化学 分析化学 物理化学 化学物理学 高分子物理 高分子化学 核化学 应用化学 化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6-29 共查到化学 储能相关记录29条 . 查询时间(0.185 秒)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功能材料研究室科研人员成功制备了新型二维V4C3Tx 迈科烯(MXene)材料并研究了其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相关研究成果以Synthesis and lithium ion storage performance of two-dimensional V4C3 MXene 为题发表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杂志上。...
2018年9月29日,由上海交通大学作为依托单位、化学化工学院马紫峰教授任首席科学家的国家973计划项目“基于超级电容器的大容量储能体系及应用”课题验收会在上海交通大学学术活动中心举行。科技部基础司重大项目管理办公室张辰博士参加了验收会。验收专家组由国家973计划咨询组专家孙彦平教授、吕功煊研究员,及项目专家温兆银研究员、夏永姚教授、刘海梅教授、特聘专家吴宇平教授、汤卫平研究员、郑时友教授、牟龙华...
第二届电化学储能及先进炭材料研讨会会议通知。
The development of high energy density electrochemical energy storage is dependent upon the identification of new materials and new mechanisms. To date, the most successful electrochemical energy stor...
第 18 届全国固态离子学学术会议将于2016年11月3日 ~11月8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举行。此次会议由中国硅酸盐学会固 态离子学分会主办,广西师范大学承办。这是中国固态离子界学者的一次盛会,将反映和交流我国在固态离子学领域基础研究和应用 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与成果,探讨相关学科的最新发展趋势。内容包括固态离子材料及器件的最新成果,涵盖储能材料与器件、电化 学传感器等研究领域。通过学术论...
由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清洁能源化学与材料实验室主办的“电化学储能材料与器件”第二次青年学术论坛将于12月12日在兰州化物所举行。本次论坛特别邀请7位国内电化学领域知名青年专家作学术邀请报告,重点围绕电化学储能材料与器件、电化学驱动器等领域的前沿热点问题进行交流与讨论。
2015年5月8日上午,北京化工大学杨文胜教授应邀参加我所《科技前沿论坛》学术报告会,并作了题为“电化学能量转换和储能材料的结构设计及合成”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马衍伟研究员主持。张福宽书记出席并听取了报告会。
近日,纳米能源专业期刊Nano Energy(2014年影响因子10.2,主页http://www.hnunees.com/ )在线发表了湖南大学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纳米能源研究小组博士生朱建标题为“Electrospinning preparation of ultra-long aligned nanofiber...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储能技术研究部部长张华民研究员应邀接受Nature杂志Nature Reporter长篇采访,为其"Feature Article"提供咨询,(Nature, 507 (2014) 26),并应Nature杂志"Subject editor"的邀请,在Nature杂志以 "Correspondence"的形式为该Feature Article发表液流电池的商业化前...
2013年6月25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在北京主持召开了工程建设国家标准《电化学储能电站施工及验收规范》编制工作大纲审查会,标志着中国电科究院牵头编制的《电化学储能电站施工及验收规范》工程建设国标正式启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电网公司等26家单位的领导、专家共33人参加会议。
2013年5月22日,由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产业化投资公司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简称融科储能)承建,大连化物所提供技术支撑的5MW/10MWh全球最大规模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应用示范工程顺利通过验收。本次验收会由业主单位国电龙源公司组织、辽宁电力勘测设计院参与评审。与会专家通过鉴定,一致认定:储能系统性能指标及工程施工质量均达到或超过工程设计要求,完全可以全面投入运行。
由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华民研究员领导的储能电池研究团队自主研发的2kW全钒液流储能电池耐久性快速评价试验系统,自2007年7月6日开始运行以来,每天进行7次充放电循环。截至2011年6月4日已无故障运行1429天,累计运行时间超过34000小时,电池系统成功实现10,000次充/放电循环,电池模块的能量效率未见明显衰减。
由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华民研究员领导的研究组自主研发的2kW全钒液流储能电池耐久性示范评价系统,自2007年7月6日开始示范运行以来,截至2010年4月1日已无故障运行1000天,累计运行时间超过24000小时,实现全充/全放循环6700余次。经测试,电池模块的充/放电能量转化效率未见衰减。全钒液流储能电池的可靠性与稳定性为其工程化和产业化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该系统仍在继续运行。
综述了近年来常用的计算模拟方法, 如第一原理计算, 分子动力学和蒙特-卡罗模拟. 介绍了应用这些方法在锂离子电池材料和储氢材料等储能材料研究中取得的成果和最新的进展, 展望了计算材料学和材料设计学在该领域中的应用前景.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