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口腔医学 >>> 口腔解剖生理学 口腔组织学与口腔病理学 口腔材料学 口腔影像诊断学 口腔内科学 口腔颌面外科学 口腔矫形学 口腔正畸学 口腔病预防学 口腔医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口腔医学 黏附相关记录15条 . 查询时间(0.072 秒)
原子力显微镜作为重要的表面成像及力学探测工具,凭借其纳米级(nm)时空分辨率、皮牛级(pN)力灵敏度、液相环境等优势在微生物形貌力学探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简述了基于原子力显微镜的多种成像模式、力谱技术及二者相结合应用的最新进展,并综述了近年来原子力显微镜在细菌与基底、细菌与细菌及细菌与细菌生物膜的黏附力学特性研究方面的应用,为细菌黏附力学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研究17%乙二胺四乙酸(EDTA)冲洗液对促进牙本质粪肠球菌黏附的影响。方法 将48例半劈样本及12例牙本质片样本随机分为3个实验组和1个对照组,实验组分别经17%EDTA处理1、3、5 min,对照组经生理盐水处理5 min,接种粪肠球菌后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激光共聚焦电子显微镜(CLSM)、菌落形成单位及组织学方法进行细菌黏附量的评价。
研究纯钛表面加载氧化石墨烯的工艺表征及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黏附和成骨细胞生物结构的影响。方法 采用电镀法分别将4种质量浓度(20、50、80、100 μg·mL -1)氧化石墨烯加载于纯钛表面,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显微拉曼光谱仪和接触角测试仪对其形貌、性状及亲水性能进行测试;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成骨细胞为模型,与改性后的纯钛共培养,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菌黏附和成骨细胞形...
目的: 检测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 fibroblasts,HPDLF)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介导下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的表达,探讨TP(tea polyphenols,TP)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 HPDLF采用改良组织块法体外培养...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gulation mechanism of RhoA signaling pathway during the enamel formation by using the EGFPRhoA Dominant Negative (EGFPRhoADN)transgenic mice model, from the aspect of...
研究一氧化碳释放分子(CORM)对黏附分子的调节作用,检测一氧化碳(CO)是否能调节炎性介质刺激下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CAM)的表达。方法 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分为HUVEC组、HUVEC-TNF-α组(培养液中加入50ng/mL的TNF-α)、HUVEC-TNF-α-CORM-3组(培养液中加入TNF-α的同时加入1mmoL CORM-3)。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VCAM...
对比赤藓糖醇和木糖醇对变异链球菌黏附的影响。方法 变异链球菌分别在阴性对照组以及含质量分数2%、4%、6%、8%赤藓糖醇和木糖醇的TPY 液体培养基试管内厌氧培养24 h,用磷酸缓冲盐溶液(PBS)冲洗含变异链球菌生物膜的试管3 次,加入PBS 超声震荡。分别收集各组原液并将其稀释至10%,各取50 μL 分别接种于TPY 固体培养基中,厌氧培养48 h,行平皿菌落计数并绘制变异链球菌集落生成...
比较具核梭杆菌、牙龈卟啉单胞菌、中间普雷沃菌和伴放线嗜血菌等牙周病致病菌彼此之间的共聚力大小,观察四者在具核梭杆菌介导下对人工牙根面黏附力的影响,了解牙周生物膜结构中细菌间可能存在的相互作用。方法 目测具核梭杆菌、牙龈卟啉单胞菌、中间普雷沃菌和伴放线嗜血菌彼此间的共聚力,以放射性核素闪烁计数四者在具核梭杆菌黏附和未黏附状况下对胶原包被羟磷灰石(c-HA)的黏附间是否存在着差异。结果 ...
以动脉粥样硬化为病理基础的冠心病是目前主要的致死性疾病之一,而牙周病与动脉粥样硬化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 和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在动脉粥样硬化和牙周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MCP-1 和ICAM-1 以及二者与动脉粥样硬化、牙周病间的关系作一综述。
变异链球菌对牙面的黏附,是形成牙菌斑的前提和致龋的重要条件。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使针对变异链球菌黏附机制的研究进入了分子水平,旨在更好地诠释变异链球菌在致龋过程中的作用,为龋病的防治奠定基础。本文就黏附、变异链球菌表面成分与黏附的关系、影响变异链球菌黏附的环境因素、变异链球菌黏附研究的前景展望等作一综述。
比较BPS 注塑树脂、热凝基托树脂和不碎胶树脂表面的微生物黏附能力。方法 将BPS 注塑树脂、热凝基托树脂和不碎胶树脂试件进行微生物体外黏附实验,采用菌落形成单位计数法测定血链球菌、黏性放线菌和白色假丝酵母菌黏附量的大小。结果 血链球菌和白色假丝酵母菌黏附实验中,培养24、48、168 h后,热凝基托树脂组与BPS 注塑树脂组和不碎胶树脂组间微生物黏附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BPS ...
目的研究人牙周膜细胞(PDLC)在胶原、透明质酸及透明质酸/胶原支架上的黏附、生长情况,以初步探讨透明质酸/胶原支架应用于牙周组织工程的可行性。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牙周膜细胞接种到碳化二亚胺交联的胶原、透明质酸及透明质酸/胶原支架上;MTT法检测支架对人牙周膜细胞黏附、生长的影响;并用倒置相差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形态变化。结果MTT结果显示胶原、透明质酸及透明质酸/胶原支架上人PDLC的黏附、生长情...
目的研究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中的表达与定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分子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方法对48例OSCC组织和1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VCAM-1 mRNA和VCAM-1蛋白质的表达和定位进行检测,比较VCAM-1在不同口腔组织中的表达率及其与临床指标的关系。结果VCAM-1蛋白定位于肿瘤细胞胞浆和胞膜,VCAM-1 mRNA定位于肿瘤细胞胞浆。VCA...
目的比较对牙根面具有黏附能力的具核梭杆菌、牙龈卟啉单胞菌、中间普氏菌和伴放线菌嗜血菌对胶原包被的羟磷灰石实验膜(C- HA)的黏附能力,初步探讨以上牙周可疑致病菌在牙根表面形成菌斑生物膜的能力。方法采用同位素闪烁计数法测定上述4种细菌黏附至C- HA表面的黏附量及黏附率,比较其黏附能力。结果培养相同时间,不论是培养24 h还是培养48 h,4种不同细菌两两比较,具核梭杆菌ATCC 10953和牙龈...
目的检测含银硅铝酸盐无机抗菌剂对口腔常见细菌的作用效果,以及加入该抗菌剂的基托树脂表面的口腔常见细菌的黏附情况。方法将一定量细菌、真菌接种到含有适当比例含银硅铝酸盐无机抗菌剂的培养基中,检测该抗菌剂的抑菌情况;应用体外菌斑模型观察含有抗菌剂的聚甲基丙烯酸基托树脂表面的微生物黏附状况。结果含银无机抗菌剂在8%的质量分数内可以完全抑制口腔常见细菌的生长,在质量分数为1.25%和2.50%的情况下能够有...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