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物理学 >>> 无线电物理 >>> 量子无线电物理 >>>
搜索结果: 1-7 共查到量子无线电物理 系统相关记录7条 . 查询时间(1.041 秒)
南京邮电大学量子信息技术研究所的王琴教授团队近期在高性能量子密码系统方向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进展,其中包括:提出更实用的双场协议的源端安全性刻画方法,实现传输效率最高的双场实验,提出更高效的测量设备无关量子密钥分发方案,以及实现当前最远传输距离的测量设备无关量子密钥分发实验。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硅光课题组研究员武爱民团队/龚谦团队与浙江大学副教授金毅课题组合作,在硅基衬底上研制出超小尺寸的包含InAs量子点的纳米共振结构,基于准BIC原理实现了O波段的片上发光。7月28日,相关研究成果以Heterogeneously integrated quantum-dot emitters efficiently driven by a quasi-BIC...
最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教授及其同事张军等在国际上首次实现1.25 GHz InGaAs/InP单光子探测器单片集成读出电路,该技术突破可使高速量子通信终端设备中体积占比最大的探测器模块尺寸减小一个数量级以上,为未来研制小型化量子通信系统奠定了重要的器件基础。相关成果发表于光学领域权威期刊《光学快报》[Optics Letters 42, 5090 (2017)]。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郭光灿领导的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在测量设备无关量子密钥分配研究方面取得进展,实验室量子密码研究组的银振强、王双、韩正甫、陈巍等在国际上首次实现“环境鲁棒型”测量设备无关量子密钥分配 (MDI-QKD) 实验系统,利用扰偏装置,消除了实地信道偏振扰动的影响,解决了MDI-QKD系统在复杂环境下的实用化问题,增强了系统的实际安全性与运行效率。研究成果发表在Opt...
2013年6月19日至21日,“低维量子多体系统理论和实验”国际研讨会在武汉召开。会议由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主办,中山大学、重庆大学协办。来自中、法、美、英、澳等9个国家28个所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国内外60余名著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研讨会。共同交流低维量子多体系统研究的最新进展、把握其发展方向。
电声子系统磁电现象的量子理论          2007/12/12
本文利用量子场论方法,统一地研究了电声子系统的交流磁阻、霍耳效应与迴旋共振现象。获得了与磁场强度H和外电场频率ω有关的弛豫时间、有效质量及迴旋共振线型的严格表达式。在我们的结果中,特别考虑了电子间库仑作用的集体效应、磁场引起的电子轨道运动量子化效应及交变电场的影响。
量子密钥分配系统的稳定性是影响其实用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除光纤自身固有的双折射效应外, 环境造成的相位漂移也会严重影响密钥传输系统的性能. Faraday-Michelson (F-M)量子密钥分配系统可以自适应地补偿光纤双折射造成的影响,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 相位漂移仍然会对系统性能产生较大影响. 本文详细分析了在实际中造成F-M系统相位漂移的主要原因, 并提出了一种高效的主动相位搜索和补偿方...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