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哲学 经济学 法学 教育学 文学 历史学 理学 工学 农学 医学 军事学 管理学 旅游学 文化学 特色库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PICC相关记录56条 . 查询时间(0.094 秒)
为加强全市护理专科护士队伍建设,2023年9月18日下午,由市卫健委主办、市护理学会静脉治疗专业委员会承办的全市首届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及静脉输液港(PORT)维护培训班正式开班。
为提升护理人员对PICC的认识,进一步规范置管,强化标准化、同质化维护操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保证患者的输液安全,6月17日,娄底市中心医院与BD中国MDS-CVA部门联合举办PICC资质认证培训班。娄底市中心医院护理部主任刘晓红参加启动仪式并致欢迎词,肿瘤内科一区护士长朱阿睿主持启动仪式,娄底市中心医院8位护理专家和骨干进行了精彩授课和演示,来自全市的80名护理人员参加了培训和练习。
2023年6月7日,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科静疗团队完成了首例下肢隧道式PICC导管,为该患者在后续的治疗中,提供了安全舒适的血管通路保障。
“川北医学院附属南充市中心医院急需静疗专家为一名肿瘤患者置入静脉输液导管,解决患者的肠外营养等治疗问题……”
近日,南充市中心医院静疗小组在B超引导下,成功开展首例上臂皮下隧道式三向瓣膜PICC置管技术。此技术的应用,标志着市中心医院静脉输液治疗水平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2022年8月26日,全国“血管通路安全实践进展研讨班”暨第七期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PICC资质RNCE血管通路国际认证培训班在外科楼2楼会议室召开,来自临床的150余位护理人员参会。开幕式由主办单位湘雅三医院的静脉治疗小组组长王玲教授主持,湖南省肿瘤医院护理部主任李旭英教授、湘雅三医院放射科梁琪副教授,护理教研室副主任易琦峰教授、护理部副主任谢建飞教授、科护士长龚妮、肖涛受邀出席开幕式。本次培训班...
该文章以四川大学华西护理学院博士研究生陈虹秀为第一作者,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乳腺外科硕士研究生陶琳为共同第一作者,四川大学华西护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乳腺外科张晓霞副教授为通讯作者,于2021年9月发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tudies(影响因子:5.837,中科院分区:护理1区/医学1区)。
2022年1月13日,临汾市人民医院肿瘤中心静疗小组运用国内最新3CG(sherlock 3CGtipconfirmation system)尖端定位系统加B超引导下隧道式PICC技术,成功在肿瘤中心为一名肿瘤患者筑起静脉通路这一生命通道,标志着临汾市人民医院PICC技术和静脉输液治疗实现新突破。
继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血管通路安全实践进展研讨班”暨PICC/中长导管资质认证培训班圆满举办后,来自张家界、临澧、海口的四名学员在湘雅三医院进行的为期一个月的临床实践培训班于11月4日顺利结业,四人均获得“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PICC/中长导管置管与维护资质证书”。本次结业汇报由湘雅三医院静疗小组副组长阮春红主持,科护士长余晓、静疗小组组长王玲、孙林丽,核心小组成员晏春丽、李成媛、郭娜,静疗资深专家...
2020年11月11日下午,护理学院特邀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护士长于延玲副主任护师在学院报告厅举办了 “PICC在神经外科的应用以及常见并发症的处理”学术讲座,讲座由我院内科护理教研室黄黎副教授主持。
探讨PICC导管在超声引导改良塞丁格技术经锁骨下静脉置管应用于癌症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市某2家三级甲等医院住院行超声引导下锁骨下静脉置管的癌症患者14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4例,观察组采用PICC导管行超声引导下锁骨下静脉置管,对照组采用CVC导管行超声引导下锁骨下静脉置管,比较2组患者置管操作时间、穿刺点感染率、锁骨下静脉血栓形成...
比较成人家庭肠外营养(HPN)患者经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与中心静脉导管(CVC)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发病率,为HPN患者选择合适的静脉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JBI图书馆,Pubmed,Embase,Ovid,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万方及中国知网建库至2019年3月关于HPN病人CRBSI发病率的研究,应用状态...
探讨叠加敷料粘贴法对乳腺癌患者PICC置管部位接触性皮炎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7年3月—2019年3月发生接触性皮炎的99例乳腺癌置入PICC的带管患者,按时间先后顺序进行分组,2017年3月—2018年2月的57例发生接触性皮炎的患者为对照组,2018年3月—2019年2月的42例发生接触性皮炎的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PICC固定方法,观察组采用叠加敷料粘贴法对导管进行固定。观察比较2...
探讨基于ADOPT模式健康教育在PICC带管出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3例PICC带管出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1)和观察组(n=51),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式,观察组实施ADOPT模式健康教育。
探讨心内心电图特异性Q波引导三向瓣膜式PICC置管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7年4月—2018年5月选取我院肿瘤科经上肢置入PICC的患者371例,按入组顺序进行抽签,A为观察组179例,B为对照组192例。观察组采用心内心电图定位法联合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进行置管,并观察特异性Q波确定导管尖端的位置。对照组采用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进行置管。观察比较2组患者导管尖端异位发生率。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