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哲学 经济学 法学 教育学 文学 历史学 理学 工学 农学 医学 军事学 管理学 旅游学 文化学 特色库
搜索结果: 1-14 共查到钱前相关记录14条 . 查询时间(0.117 秒)
2024年8月9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深圳分中心)联合崖州湾国家实验室、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和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等单位在《新植物学家(New Phytologist)》上发表了题为“Oxidative burst causes loss of tapetal Ubisch body and male sterility in rice”的研究论文,该研...
2024年7月3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深圳分中心,以下简称“基因组所”)联合崖州湾国家实验室、中国水稻研究所等单位在学术期刊《植物细胞(The Plant Cell)》上发表了题为“Population-level exploration of alternative splicing and its unique role in control...
2024年6月14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深圳分中心)联合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崖州湾国家实验室、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等单位在《新植物学家(New Phytologist)》 (IF= 9.4) 上发表了题为“Identification of salt tolerance-associated presence-absence var...
近日,应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以下简称“种质库”)邀请,著名植物分子遗传学家和水稻种质资源专家钱前院士和中国农业科学院野生稻团队首席专家郑晓明研究员一行前来种质库进行访问交流。
2024年3月26日下午,中国植物病理学会联合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于植保楼报告厅举办“致远名家讲堂”系列讲座第九讲,特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崖州湾国家实验室副主任钱前研究员主讲。本次活动由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彭友良教授主持。
2023年8月29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深圳分中心,以下简称“基因组所”)联合崖州湾国家实验室、河南大学、福建省农科院等单位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在线发表了题为“The pan-tandem repeat map highlights multiallelic variants underlying ge...
2022年9月13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江苏科技小分队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钱前带领下前往江苏淮安、镇江及南京市溧水区和江宁区一线调研指导秋粮抗旱抗高温夺丰收,重点考察了水稻、玉米、茶树的田间旱情,了解高温干旱给农作物造成的影响,并现场指导抗旱保收技术。
2021年7月24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钱前研究员现场考察了崇明区的优质杂交粳稻“申优26”和“申优28”全程机械化制种基地、北湖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两无化大米生产示范基地。市农业农村委员会科技教育处二级调研员田吉林、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赵志辉、院作物所所长曹黎明研究员、崇明区农业农村委员会副主任陈军及农技中心有关人员陪同考察。
水稻(Oryza sativa L.)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粒型是影响水稻产量的重要农艺性状。生长素在植物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都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2021年来已克隆出许多控制水稻粒型的明星基因,但生长素调控水稻粒型的机制尚不清楚。
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提高水稻产量对全球人口的快速增长至关重要。种子大小和重量是重要的产量性状,因此最佳化种子大小和重量是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关键策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李云海团队与浙江理工大学汪得凯、中国水稻所钱前和曾大力、比利时Dirk Inze等团队合作,揭示GW2-WG1-OsbZIP47途径调控水稻籽粒大小和粒重的新机制,对提高作物产量和粒型改良有潜在的应用价值。该...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李云海团队、姚善国团队和中国水稻所钱前团队等合作,发现了水稻穗子大小和穗粒数调控的重要机制。李云海团队已通过大规模遗传筛选,分离了一系列水稻大穗突变体large,去年报道了GSK2磷酸化LARGE1/OML4调控种子和穗子大小的新机制 (Lyu et al., 2020, Plant Cell)。近期多个研究团队合作对LARGE2基因调控水稻穗子大小和穗粒数的机理进...
农业文明是人类文明史的核心组成部分。主要农作物与家畜的驯化与选育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诞生与进步,而水稻的驯化和选育改良是农业文明中的标志性事件之一。水稻是世界上一半以上人口的主粮。最近半个多世纪以来水稻遗传育种改良的巨大成功为解决世界性的粮食危机做出了决定性的贡献。二十世纪60年代利用半矮化性状(即现在熟知的半矮秆基因)成功解决了水稻和小麦生产中抗倒伏等问题,促进产量的大幅度提高,史称“第一次绿色革命...
2012年5月2日,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钱前研究员被授予2011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奖重大贡献奖,获奖励50万元。
钱前,男,中国水稻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1962年3月出生。长期从事水稻经典遗传、分子遗传和育种研究。国内首先开展DNA指纹鉴定杂交稻种子的真假,与中科院遗传所合作,成功克隆了水稻单蘖基因和嫩稻基因,并对一系列新性状基因进行分子定位。提出并参与育成国际上第一个带形态标记的光温敏不育系,发现多个新型特异种质,育成的巨大胚等新性状米品系和新型饲料稻-嫩稻1号,彻底改变...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