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材料科学 Energy”相关记录52条 . 查询时间(0.203 秒)
随着便携式设备和电动汽车对高体积能量密度的智能可逆储能的需求提升,迫切需要开发经济而安全的可充电电池。与锂硫电池相比,镁硫(Mg-S)电池具有更高的理论体积比能量密度(3221 Wh L-1),且地球中镁金属和硫单质的储量丰富。与锂金属电极相比,金属镁具有更高的安全性,不易形成枝晶。然而,Mg-S电池的发展仍处于早期阶段,受到S/MgS的电子/离子绝缘性质、体积变化大以及可溶性多硫化物(MgSx,...
2022年6月1日,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王中林院士和董凯研究员在清华大学主办的高起点新刊Nano Research Energy发表题为“Wearable Energy Harvesting-Storage Hybrid Textiles as On-Body Self-Charging Power Systems”的最新研究成果。
2023年6月1日,广西师范大学陈卫教授在清华大学主办的高起点新刊Nano Research Energy发表题为“Metal–organic framework and carbon hybrid nanostructures: fabrication strategies and electrocatalytic application for the water splitting and ...
2023年6月14日,南京大学朱嘉教授在清华大学主办的高起点新刊Nano Research Energy上发表题为“Property modulations of two-dimensional materials under compression”的最新综述文章。
Team uses 3D printing to strengthen a key material in aerospace, energy-generation applications(图)
3D打印 航空航天 能源生产 关键材料
2023/6/5
2022年来,便携式可穿戴电子设备迅速发展,但其能源供应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例如穿戴电源被压缩、弯曲、切割、发生泄漏、着火等。因此,开发能够安全使用的能源供应系统非常重要。然而,到目前为止,有关燃料电池安全性研究的报道还很少。对于燃料电池来说,机械过载引起的燃料泄漏可能会造成灾难性的影响。是否有可能制造出一种高度耐用的燃料电池,能够通过如针刺、压缩、弯曲,甚至切割等一系列安全测试...
近日,材料与能源学院华雍副研究员课题组以云南大学为第一通讯单位,在国际著名期刊ACS Energy Letter (IF=19.003)发表新型绿色清洁能源——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最新成果“Understanding the Effects of Fluorine Substitution in Lithium Salt on Photovoltaic Properties and Stability...
上海交通大学制冷与低温工程研究所ITEWA团队在Nano Energy上发表“MOFs材料在热能转换及水处理中的机遇与挑战”交叉学科综述论文(图)
MOFs材料 热能转换 水处理 吸附剂金属有机框架 吸附能源转换与利用
2022/4/18
山东大学晶体材料研究所研究生在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等期刊发表研究成果(图)
山东大学晶体材料研究所 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界面结构 储能器件
2021/1/25
近日,晶体材料研究所在界面结构优化和储能器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Water Invoking Interface Corrosion: An Energy Density Booster for Ni//Zn Battery”为题,在线发表于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中科院一区,IF=25.245)。2020级博士生何为东为第一作者,郝霄鹏教授和吴拥中教授为共...
发展新能源电动汽车被广泛认为是有效应对能源与环境挑战的重要战略举措。由于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提升空间有限,随着对动力电池能量密度要求的大幅提升,动力电池向镍钴锰NCM三元材料转换已成为必然选择。然而,安全性较差的有机系电解液仍旧阻碍了锂离子电池迈向大规模商业化应用。鉴于此,发展安全系数高、易于制备、离子电导率高的水系电解液展现出巨大的竞争力。此外,可穿戴式智能储能器件是未来可穿戴电子领域、医学领域...
中国地质大学科学技术发展院杨现禹,蔡记华*,蒋国盛*等,工程学院,Energy(July 2020),Nanoparticle plugging prediction of shale pores: A numerical and experimental study
能源领域;物理建模;纳米技术
2021/10/15
近日,能源与燃料领域国际重要期刊《Energy》刊发了中国地质大学工程学院蒋国盛教授和蔡记华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Nanoparticle plugging prediction of shale pores: A numerical and experimental study”。该文第一作者杨现禹为工程学院特任副教授,通讯作者为蔡记华教授和蒋国盛教授。
近日,化工学院磷基功能材料与新能源化工研究室钟本和教授、郭孝东教授团队再获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Polyanion and cation co-doping stabilized Ni-rich Ni–Co–Al material as cathode with enhanced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for Li-ion battery”发表于国际顶级期刊Nan...
安徽大学葛炳辉教授以共同通讯作者在Joule和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合作发表热电材料最新研究成果(图)
安徽大学 葛炳辉 教授 Joule Energy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19/5/22
近期,我校物质科学与信息技术研究院电镜中心葛炳辉教授借助球差矫正电镜研究,与同济大学裴艳中教授,浙江大学朱铁军教授以及南方科大张文清教授等合作在热电材料研究领域取得系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共同通讯作者分别发表在Cell的姊妹刊Joule以及能源与环境领域顶级刊物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影响因子30.067)上。
重庆大学孙立东教授课题组最新研究成果在《Nano Energy》上发表(图)
重庆大学 孙立东 教授 课题组 研究成果 Nano Energy
2018/11/21
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孙立东教授课题组在钛管功能化应用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该成果以“A Solar Tube: Efficiently Converting Sunlight into Electricity and Heat”为题,2018年11月2日在《Nano Energy》期刊在线发表。
近日,我校化学系魏玮副教授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Nano Energy》在线发表了题为《Well-elaborated, mechanochemically synthesized Fe-TPP?ZIF precursors (Fe-TPP = tetraphenylporphine iron) to atomically dispersed iron–nitrogen species for 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