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遗传学 >>> 分子遗传学 >>>
搜索结果: 1-7 共查到分子遗传学 院士相关记录7条 . 查询时间(0.3 秒)
目前雷夫·安德森博士任瑞典乌普萨拉大学(Uppsala University)的功能基因组学方向与德克萨斯农工大学(Texas A&M University)的动物基因组学方向教授,同时也作为客座教授任职于瑞典农业大学(Swedish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的动物分子遗传学方向。
2018年5月29日,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诺贝尔奖获得者Paul Nurse应邀做客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分子发育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高峰论坛,带来了题为Controlling the Eukaryotic Cell Cycle 的学术报告。论坛由遗传发育所所长、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杨维才主持,研究所职工、博士后和研究生逾300人聆听了报告。
应我校生命科学学院邀请,法国巴黎皮埃尔与玛丽-居里大学(University Pierre & Marie Curie)和法国巴斯德研究所(Institut Pasteur)教授、法国科学院和欧洲科学院院士Bernard Dujon博士与夫人一行于2017年7月18-20日来我校访问交流。7月18日上午Dujon教授在生命科学学院圆形报告厅作了题为“Basic Lessons from Yeast...
水稻的分蘖是决定产量的一个重要农艺性状。适当的分蘖数目直接决定水稻的产量。水稻的分蘖不仅是直接调控产量的一个关键农艺性状,同时也是在植物生物学中决定株型建成的一个核心科学问题。在过去十余年,植物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李家洋院士及其合作者对水稻分蘖的调控机制进行了系统深入研究。
中国驻英国大使馆20日举行活动,庆祝大陆旅英学者杨子恒教授当选为2006年度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他成为获此殊荣的首位旅英华人。
范云六,女,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生物科学博士,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博士生导师。在我国较早发表关于质粒(当时称质体)的分子遗传学及重组质粒的建构等研究论文(1974,1975)。率先将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于农作物基因工程改良研究中。在国内最早获得转抗虫基因的水稻及棉花,较早地人工设计和改造了Bt基因,表现高效杀虫效果。在我国首先注意到植物转基因失效的问题,研制出多种不同杀虫机制的抗虫基因,...
陈赛娟(1951.5.21–)血液细胞和分子遗传学专家。浙江鄞县人。1989年法国巴黎第七大学博士毕业。医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上海血液学研究所执行所长、研究员。在白血病细胞和分子遗传学研究方面,在国际上首先克隆了Ph染色体阳性急性白血病中BCR基因第一内含子的断裂点丛集区,提出了BCR-ABL基因重排的工作模型。在国际上首先发现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变异型染色体易位t(11;1...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