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地质学 >>> 数学地质学 地质力学 动力地质学 矿物学 矿床学与矿相学 岩石学 岩土力学 沉积学 古地理学 古生物学 地层学与地史学 前寒武纪地质学 第四纪地质学 构造地质学 大地构造学 勘查地质学 水文地质学 遥感地质学 区域地质学 火山学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 煤田地质学 实验地质学 地球化学 地质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地质学 Sr相关记录213条 . 查询时间(0.09 秒)
研究月壤的物源对于认识月表在外动力地质作用下物质迁移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斜长石是月壳中含量最丰富的矿物。早期的研究利用月壤中的碎屑斜长石的An值频谱来示踪月壤的物源。然而,月表不同岩石类型(如高地斜长岩、镁质岩套、月海玄武岩等)中的斜长石An值具有较大的变化范围,且相互重叠(图1),仅依靠斜长石An值来示踪月壤物源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电气石是一种硼硅酸盐矿物,广泛分布于多种岩石类型和热液矿床中。其元素和同位素组成是反演岩浆-热液演化历史、示踪成岩成矿过程和指示沉积物物源的有效指标。电气石具有高的B含量,使其成为开展原位B同位素分析的理想矿物。最近的研究表明,一些电气石含有中等的Sr含量和极低的Rb含量,具有开展原位Sr同位素分析的潜力。基体匹配的天然电气石标样是开展微区B-Sr同位素的必要条件。然而,目前国内外各实验室报道的电...
87Rb-86Sr, 147Sm-143Nd, and 146Sm-142Nd 同位素体系是地球化学和宇宙化学研究中重要的定年和示踪工具。Rb、Sr、Sm 和 Nd 都是不相容元素,Rb-Sr体系中母体Rb 比 Sr 更不相容,Sm-Nd 体系中则是子体Nd 比 母体Sm 更不相容。因此,87Rb-86Sr和147Sm-143Nd体系作为互补。另外,灭绝核素146Sm衰变为142Nd的半衰期为10...
87Rb-86Sr, 147Sm-143Nd, and 146Sm-142Nd 同位素体系是地球化学和宇宙化学研究中重要的定年和示踪工具。Rb、Sr、Sm 和 Nd 都是不相容元素,Rb-Sr体系中母体Rb 比 Sr 更不相容,Sm-Nd 体系中则是子体Nd 比 母体Sm 更不相容。因此,87Rb-86Sr和147Sm-143Nd体系作为互补。另外,灭绝核素146Sm衰变为142Nd的半衰期为10...
放射性同位素体系Rb-Sr和Sm-Nd被广泛用来进行地质示踪和定年,在地球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运用放射性同位素体系进行示踪或定年的前提是其在地质过程中保持封闭。然而自然界的矿物和岩石常经历热液蚀变,在这个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元素迁移和同位素交换。限定Rb-Sr和Sm-Nd同位素体系在热液蚀变过程中的行为对于正确认识相关地质过程至关重要。
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Rb-Sr同位素体系一直被广泛应用于地质学、地质年代学、岩石学、矿床学等相关领域的研究中。精确测定87Sr/86Sr和87Rb/86Sr比值是Rb-Sr同位素体系应用的前提条件。在目前所有的分析手段中,同位素稀释热电离质谱法(ID-TIMS)具有极高的准确度和精度,是Rb-Sr同位素测定的基准技术。
俯冲带是地球最重要的地球化学分异场所之一。由于在流体与熔体中的活动性不同,元素在俯冲过程中常发生分异,进而造成岛弧玄武岩(IAB)不同同位素体系之间解耦。IAB常显示出Nd-Hf同位素的解耦,归因于俯冲板片释放熔体并交代地幔楔的过程中Nd比Hf具有更高的活动性。Sr与Nd在流体、熔体体系中均具有明显不同的元素活动性,按照Nd-Hf同位素解耦的机理,岛弧玄武岩中也应该容易出现Sr-Nd同位素的解耦,...
华南陆缘在湘南、湘东南、赣南及闽西南地区早中生代发育一条呈近EW向展布的火山岩带,闽西南永定堂堡和五湖藩坑组火山岩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利用锆石U-Pb测定其形成年龄分别为(189±6)~(195±2) Ma和184±2 Ma,是早侏罗世火山喷发形成的.为了解闽西南早侏罗世火山岩岩浆来源及形成构造背景等信息,对火山岩进行了岩石学鉴定、主量、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和SrNd同位素测试分析.藩坑组火山...
东河铂钯矿化超基性岩脉位于扬子陆块北缘房县东河地区,铂钯矿体产于超基性岩辉石岩脉中.LAICPMS锆石UPb测年表明该超基性岩脉结晶侵位年龄为433.2±2.9Ma,属于早志留世.地球化学特征上,岩石具有较低含量的SiO2(39.73%~47.46%,均值为41.41%)、中等偏低的Mg#(46.98~67.37)和高铝(11.25%~15.46%)的特征,整体上属于高铝质超基性岩...
兴蒙造山带位于华北板块和西伯利亚板块之间,具有复杂的构造演化历史,其构造格局和拼合机制一直存在较大争议.本次在兴蒙造山带南部的朝阳地识别出一套形成于伸展背景的中泥盆世高Sr/Y花岗岩,可对早古生代末期弧陆拼贴过程进行约束.朝阳地花岗岩锆石U-Pb年龄为386.8±2.9 Ma,属于中泥盆世.岩石地球化学分析显示高SiO2、Al2O3、Na2O含量,中等CaO、K2O含量,较低FeOt、MgO含量的...
近日,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研究团队(周爱国教授、周建伟教授研究团队)在“锑矿区地下水环境砷锑污染”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Journal of Hydrology》上,论文第一作者为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调查研究院2014级博士生温冰。
不同地质背景物质的Sr-Nd同位素组成往往差异巨大,同时Sr-Nd同位素组成在搬运和沉积过程中相对元素组分更 难被改变,因此是物源示踪研究最常用和有效的手段之一。该研究测试了中国东部代表性黄土堆积的Sr-Nd同位素组成, 包括山东半岛、黄河下游沿岸黄土和下蜀黄土,发现与黄土高原黄土的Sr-Nd同位素特征存在明显差异,指示不同的物质 来源。同时发现,中国东部主要黄土分布区的来源物质可能主要来自...
出露于扬子板块东南缘的九宫山片麻状花岗岩侵位于早新元古代双桥山群.通过阴极发光图像分析和LA-ICP-MS锆石U-Pb年龄测试表明,九宫山岩体的岩浆结晶年龄为830±8Ma;4个继承锆石分析点给出加权平均值为873±7Ma的年龄值,可能记录了新元古代早期扬子与华夏板块碰撞产生的岩浆活动.九宫山岩体具有高SiO2(71.83%~74.20%)、高K2O+Na2O(7.06%~ 7.90%)、低基性组...
大沙地二长花岗斑岩体位于北衙金多金属矿区南部,是矿区内勘查控制的7个主要富碱斑岩体中唯一的隐伏岩体。本文对大沙地岩体成矿的地质特征进行了总结和探讨,发现大沙地岩体成矿表现出由岩体向外围地层依次发育斑岩型Cu-Au→矽卡岩型Cu(Mo)-Fe→热液脉型Au的矿化分带特征,显示出斑岩热液成矿系列特征。大沙地地区较万硐山主矿区相对发育Cu-(Mo)矿化类型而缺乏Au矿化,这可能与大沙地岩体的隐伏性及向深...
本文报道了三江盆地富锦地区临山花岗质岩体的锆石LA-ICP-MS U-Pb年龄、全岩地球化学和Sr-Nd同位素与锆石Hf同位素资料,以确定其形成时代、岩石成因、源区性质及其构造属性。花岗闪长岩中的锆石均呈半自形-自形晶,震荡环带发育,Th/U比值=0.31~1.92,指示其岩浆成因。对岩浆锆石的定年结果显示,临山花岗闪长岩形成于~54Ma,这是目前东北地区报道的最年轻的花岗质岩浆作用。该期花岗闪长...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