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化学 >>> 应用化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应用化学 TiO2相关记录16条 . 查询时间(0.074 秒)
采用沉淀法合成一系列TiO2改性的镁基吸附剂,利用XRD、SEM和氮气吸附等方法对吸附剂进行表征,通过变温吸附-脱附动态循环实验考察其CO2吸附性能。随着TiO2含量的增加,样品的结晶度逐渐下降,同时由于焙烧后生成钛酸镁,样品比表面积逐渐减小。当TiO2添加量为2%(质量分数),此时吸附剂呈直径为4.0~5.0μm的球形,局部为纳米片状结构,该吸附剂自第二次循环开始吸附能力无明显变化;经过50次变...
用酸催化溶胶-凝胶法制备了Fe3+掺杂TiO2/凹凸棒(Fe3+-TiO2/ATP)复合光催化剂,对其结构、微观形貌、光吸收性能和可见光下的光催化性能进行了表征。XRD和TEM测试结果表明,Fe3+-TiO2/ATP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经450 ℃热处理后的ATP晶体结构基本保持不变,锐钛矿TiO2均匀的分布在ATP表面,TiO2颗粒之间无团聚,且平均粒径小于纯TiO2。UV-Vis-DRS测试结...
以人宫颈肿瘤细胞(Hela细胞)为研究对象, 研究了可见光催化(光强为50 mW/cm2)条件下, 该复合材料Fenton作用对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并对抗肿瘤作用机理进行探讨. 结果表明, 该复合材料对肿瘤细胞具有明显的杀伤作用, 抑制Hela细胞增殖, 降低细胞存活率, 诱导Hela细胞产生细胞凋亡. 此外, 还能够引起细胞周期各时相改变, 使细胞生长阻滞于G2/M期. 并引发...
采用低温水热法,以离子液体-水为混合溶剂制备了TiO2纳米颗粒,用XRD,TEM,SAED,N2吸附等技术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离子液体对TiO2的晶形、结晶度、晶粒尺寸等结构特点的影响;结果表明:体系中离子液体的含量对TiO2的结晶度、晶粒尺寸有很大影响.当体系中离子液体含量低于水量时,增加离子液体可促进TiO2结晶,反之,则抑制TiO2结晶;在VIL/(VIL+VH2O)=0.5时所得产物有...
微乳法制备纳米TiO2 /SiO2的结构及光催化研究。
采用聚焦脉冲激光轰击(PLA)浸于流动乙醇中不同金属氧化物掺杂的二氧化钛固体靶,连续制备得到一系列经MoO3、Eu2O3、Fe2O3、WO3等掺杂的新型纳米TiO2乙醇溶胶。UV-Vis、荧光光谱和XRD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掺杂纳米TiO2乙醇溶胶中,MoO3掺杂使纳米TiO2乙醇溶胶荧光增强最大,当MoO3掺杂量(ψ)在0.02%~0.50%时,其掺杂的纳米TiO2乙醇溶胶荧光强度增强...
采用三嵌段共聚物聚乙醚-聚丙醚-聚乙醚EO20PO70EO20(P123)为有机模板剂分别合成了纯的和掺杂少量La3+的介孔TiO2载体,用沉积-沉淀法制得负载金催化剂。运用N2 吸附-脱附(BET)、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高分辨电镜技术(HR-TEM)和X射线能量分散谱(EDX)对催化剂的结构与形貌进行了表征。BET结果表明,采用P123为模板剂
胶溶-水热晶化过程中纳米TiO2相稳定性研究。
利用在钛箔表面沉积一层TiO2纳米粒子作为晶种,与NaOH反应,制备了一维物质TiO2纳米线。并用XRD、SEM、TEM、HRTEM及EDS等分析手段对TiO2纳米线的成分、形貌、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制得的TiO2纳米线直径在20~50 nm左右、长度可达几微米。反应温度能显著影响所得纳米线的形貌。研究了TiO2纳米线的光电化学性能。随反应温度的升高TiO2纳米线光电转换效率增大。 ...
新型纳米材料TiO2纳米管阵列具有独特的、高度有序的阵列结构和良好的力学性能、化学稳定性以及抗腐蚀性能。该材料以纯金属钛为基体,在含有少量氟离子的电解质溶液中通过电化学阳极氧化法制得。本文综述了近年来TiO2纳米管阵列在不同电解液体系中的制备工艺、形成机理、修饰改性及其在光催化降解污染物、太阳能电池、气敏传感材料、光解水制氢等领域应用的最新研究成果,并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了展望。
利用酸催化的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纯TiO2和Gd3+(0.5wt%)掺杂的TiO2纳米粉体,采用XRD、BET、XPS、紫外-可见漫反射谱(DRS)和表面光电压谱(SPS)等技术进行了表征;以亚甲基蓝(MB)的光催化降解为探针反应,评价了其光催化活性;探讨了Gd3+掺杂对TiO2纳米粉体的光催化活性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TiO2/Gd2O3纳米粒子对MB溶液的光催化活性提高到纯TiO2的1...
以钛酸四丁酯和氨水为原料,通过水热法制得层状钛酸铵前驱体,并在400 ℃下对其进行热分解,制得了N掺杂的锐钛矿TiO2纳米晶。紫外-可见漫反射谱图显示,N掺杂后产物的吸收边红移至550 nm左右,禁带宽度减小至2.25 eV。结合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红外光谱及热重分析等表征手段,分析了前驱体的制备和热分解条件、产物的晶型转化和表面结合态及其与光催化活性的关系,探讨了层状钛酸铵的...
基于溶胶-凝胶过程, 以非表面活性剂有机小分子三乙醇胺为模板剂, 合成了TiO2及Fe3+/V5+-TiO2介孔材料. 利用XRD, TEM, BET, UV-Vis DRS等手段表征了材料的结构、形貌、比表面积、孔径分布及吸光性能. 研究结果表明, 用乙醇萃取法脱除模板剂可形成具有蠕虫状孔道结构的TiO2介孔材料, 而利用焙烧法在450 ℃脱除模板剂时可引起孔道的塌陷. 掺杂Fe3+或V5+可稳...
利用高酸值麻疯树油中游离脂肪酸与甲醇酯化反应作为目标反应,通过直接煅烧工业原料偏钛酸,制得高酯化活性的ST(SO42-/TiO2)固体酸.FTIR研究表明:ST固体酸具有焦硫酸结构酸位,含有高键级高共价特性S=O.S=O强烈的诱导效应提高了与之相连的配位不饱和钛原子的路易斯酸性,吸水后产生质子酸.随着硫含量增加,质子酸性增加.ST固体酸制备过程中,硫酸根与二氧化钛发生固相反应,硫酸根强键合在二氧化...
利用高酸值麻疯树油中游离脂肪酸与甲醇酯化反应作为目标反应,通过直接煅烧工业原料偏钛酸,制得高酯化活性的ST固体酸.系统地研究了制备条件、反应条件对其酯化活性的影响.ST固体酸制备过程中,煅烧温度是一个敏感的因素,而煅烧时间影响较小.最佳的制备条件为:500℃,2h.最佳的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为90℃,醇酸摩尔比为20:1,催化剂用量为油重的4%,反应时间为2h.在此条件下,游离脂肪酸的转化率可达9...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