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理学 系统”相关记录11251条 . 查询时间(2.468 秒)
南京土壤所在典型陆地生态系统痕量气体氧化微生物固碳功能方面取得进展(图)
生态系统 气体 群落
2024/12/24
痕量气体如氢气(H2)和一氧化碳(CO)氧化微生物广泛分布在土壤微生物群落中,能利用H2和CO作为主要能源来支持微生物的生存和生长,在调节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在贫营养土壤中,痕量气体氧化微生物在氧化过程中产生的电子可以与RuBisCO共同作用,通过CBB循环促进碳固定。然而,痕量气体氧化微生物对土壤固碳的贡献及其环境驱动因子尚不清楚,尤其是在大尺度上。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在城市土壤生态系统中线虫分布格局方面取得进展(图)
城市环境 土壤 生态系统 群落
2024/12/24
城市化将自然土壤转变为受人类活动干扰的土地,对土壤生物群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城市化如何影响土壤生物多样性的格局,以及对泛化种和特化种的影响,目前仍知之甚少。基于此,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朱永官院士团队城市土壤生态研究组利用eDNA条形码技术,全面调查了城市中七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线虫群落的变化。研究发现,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和栖息地破碎化,城市绿地和农田会给某些线虫类群带来更大的压力,减...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日喀则40米射电望远镜天线系统顺利通过验收预评审和初步移交(图)
射电 系统 天文台
2024/12/23
2024年12月13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通过上海与日喀则连线方式组织召开了日喀则40米射电望远镜天线系统验收预评审会,并完成了天线系统初步移交工作。来自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云南天文台、新疆天文台,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九研究所的领导和专家一致同意日喀则40米射电望远镜天线系统通过验收预评审和初步移交,标志着日喀则40米射电望远镜全面进入试运行阶段。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长白山40米射电望远镜天线系统顺利通过验收预评审和初步移交(图)
射电 探测 航天
2024/12/23
2024年11月29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在吉林省长白山组织召开了长白山40米射电望远镜天线系统验收预评审会,并完成了天线系统初步移交工作。来自国防科工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中国科学院月球与深空探测总体部、国家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云南天文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八研究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和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的领导和专家现场考察了长白山40米射电望远镜及观测园区,确认天线系统第...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胶州湾热浪的长期趋势及生态系统响应研究方面获新进展(图)
生态系统 气候 数据
2024/12/15
2024年12月4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胶州湾站科研人员在胶州湾热浪的长期趋势及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本研究基于历史长期实测数据,揭示了长时间尺度下胶州湾热浪的历史分布模式和发展趋势,率先从生态系统层面探究了浮游生物对热浪的响应趋势,发现了热浪对浮游生物影响的季节异质性,为揭示热浪对近海浮游生态系统的影响机制提供实测数据支撑。相关研究成果在Marine Pollution Bul...
全球土壤有机碳(SOC)是地球碳循环的关键组成部分,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影响。铁氧化物(Fed、Feo、Fep)的矿物保护已被证实为土壤有机碳长期稳定性的关键机制之一,明确陆地生态系统土壤铁结合态有机碳(Fe-OC)分布格局、形成机制、饱和亏缺状态,有助于深入认识陆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长期稳定性机制。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所在解析青藏高原农田生态系统微塑料分布特征领域获得新进展(图)
解析 青藏高原 生态系统 塑料
2024/12/2
微塑料通常指直径小于5 mm的塑料,在极地、海洋、淡水、土壤甚至是大气等自然环境中广泛存在,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环境污染物。目前,国内外关于微塑料污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海洋、淡水湖和河流等水生生态系统中,有关农业土壤和陆地生态系统中微塑料污染的了解相对较少。农田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陆地环境微塑料沉积和转运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青藏高原作为世界上生态环境独特的重要区域,是亚洲众多河流...
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Journal of Physics Communications】动生麦克斯韦方程组的通解:王中林院士作为唯一作者发表的又一力作(图)
王中林 系统 电磁 行为
2024/12/13
在工程电磁学中,介质或物体具有形状和大小,并且相对于实验室参考系中的观察者,可能沿着复杂的轨迹加速移动。为了描述由多个移动物体组成的系统的电磁行为,动生麦克斯韦方程组(MEs-f-MDMS)应运而生,这是在低速近似(v<
MJO(Madden-Julian Oscillation)是一种显著的热带季节内振荡现象,它对全球天气和气候有显著的调制作用。提高MJO预测能力已成为许多研究中心和业务单位的重要任务。2024年来,国际上也组织了许多项目来加深对次季节可预测性的理解。世界气象组织世界天气研究计划(WWRP)和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于2013年启动了S2S研究计划,IAP-CAS模式也在计划第二阶段参与到了其...
应地球科学学院陈春飞教授邀请,美国芝加哥大学地球物理系在读博士杨鑫来校访问并做报告。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新方法揭开中生代灭绝植物-异木属化石的系统学关系之谜(图)
植物 森林 生态系统 演化
2024/12/24
木化石是理解地球历史上陆地植被组成和发展的关键依据之一。在被子植物繁盛之前的中生代时期,各类裸子植物主导着地球上的森林生态系统,包括本内苏铁类、苏铁类、银杏类以及松柏类等。其中,有一类已灭绝的裸子植物---异木属(Xenoxylon),是这些类群中化石的重要成员。该属是由德国学者高腾(Gothan)于1905年建立,至今已有近一百二十年的历史。然而,它究竟属于哪一种裸子植物,一直是困扰古植物学界的...
2024年1月22日,青岛能源所单细胞中心与宝洁新加坡创新研发中心、青岛星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成功开发出一种基于微流控芯片的实验进化系统。该系统能够快速建立高密度细胞群体,诱导微生物的群体感应,将微生物耐药性的进化时间由传统方法的数周到数月缩短为48小时以内,为新型抗生素、防腐剂等抗菌药物的筛选,以及耐药性风险评估提供了全新工具。相关成果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分析化学》(Analytical C...
上海高研院在新一代工业物联网跨系统信息交互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图)
系统信息 集成 电子
2024/11/30
下一代信息系统(6G)是未来十年全球最重要的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之一,将突破传统移动通信范畴,实现通信、感知、计算、智能等多技术集成创新,呈现跨学科、跨行业、跨领域融合发展趋势,全面引领驱动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新一代工业物联网可将前沿新型信息技术深度融入到工业生产及社会运行的各个环节,是6G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海量物联终端的爆炸式增长、非正交混叠现象的普遍出现...
2024年11月19日,全市科技大会暨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会议中心举行,会上公布了2023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奖励名单,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提名的“大型粒子加速器多频段高性能超导腔系统自主创新研发及工程应用”项目荣获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