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数学 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 物理学 化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总论 大气科学 地球物理学 地理学 地质学 水文学 海洋科学 生物学 科学技术史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理学 庐山相关记录26条 . 查询时间(0.018 秒)
生物多样性丧失已成为全球性危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已受到全球范围的关注。即便世界各国为解决生物多样性快速丧失的问题做出了不懈努力,而通过人为努力成功保护下来的珍稀濒危物种屈指可数。2022年10月在昆明成功召开的以“生态文明: 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为主题的COP15(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体现了国际社会对“生态文明”思想和“地球生命共同体”理念的认同与肯定。在COP15领导人...
现代中药质量控制体系包括性状鉴定、理化鉴定、薄层分析、色谱分析、化学定量分析、分子鉴定等,而古代中医、老药工对药材质量的把握更多的是通过口尝鼻闻,依靠多年的对药材的性味的感官经验进行判断。因此,在中国不少地区依然保留着老药工“辨状论质”的传统技艺。中药枳壳,是江西省著名的道地药材之一。作为传统中药需求量很大,但由于采收习惯、品种选择不当,导致市场枳壳药材品类多、规格不统一。如在实际农业生产中,不同...
苦苣苔科报春苣苔属牛耳朵(Primulina eburnea)因叶片活性钙含量高,是开发高钙蔬菜的理想材料。2023年来,中国科学院庐山植物园濒危植物与保育遗传研究组以牛耳朵为研究材料,进行了系统的超高钙蔬菜驯化育种和研究工作,致力于培育钙含量高,口感滋味好、生长量大的理想材料。
2023年8月31日,中国科学院庐山植物园TCM课题组与江西瀚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长龚纯良先生一行就产研合作事宜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协商。交流会上,TCM课题组负责人程春松博士介绍了园区内珍稀植物资源的丰富性及其在生态保护和药食研发中的潜在价值,使用PPT展示了TCM课题组2023年9月5日在中药资源与鉴定、大宗药材遗传育种、中药新药新材料研发以及林下经济与中药植物产业化等领域取得的进展。
2023年8月22日,中国科学院庐山植物园水生植物生物学研究组钟爱文博士团队在江西省九江市赤湖进行水生植物调查时,发现了目前有报道记录以来江西省野外最大的一个粗梗水蕨群落,群落面积约500平方米,粗估其植株数量在1万株左右。
今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主题是:从协议到协力:复元生物多样性。2023年5月22日,江西省生态学会协同举办的“寻生物之踪迹 还自然以天真”《彩云里——庐山生态文化寻迹》读书会活动在南昌赣江新区心海书屋举行。该书主编杜天真教授、执行主编陈政、副主编刘苑秋教授(学会常务理事),特邀嘉宾省生态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戴年华研究员、副理事长谢花林教授、常务理事李志萌研究员,以及来自江西省林业局、江西农业大学、庐...
溶解性有机质(Dissolved organic matter)作为水体有机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水体环境中最主要的活性碳库。在湖泊生态系统中,DOM广泛参与多种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如降解过程,吸附-解析过程等),并在营养物质输送、食物网动态变化和全球碳循环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记者从庐山自然保护区获悉,保护区工作人员日前在进行鸟类日常监测时拍摄到一只林雕,经确认为庐山自然保护区鸟类新记录。由此,庐山自然保护区鸟类名录增至240种。庐山自然保护区科学宣教科副科长孔凡前介绍,林雕属于隼形目鹰科,是一种中型猛禽,全长约70厘米,通体黑褐色,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
庐山第四纪泥砾堆积物成因争论是庐山第四纪冰川争论的焦点之一。对新发现的庐山牧马场泥砾剖面进行了石英砂电镜扫描(SEM)和成因分析, 并初步进行了电子自旋共振(ESR)年代测定。石英砂电镜扫描表明该剖面泥砾堆积物为冰川和流水共同作用形成, 并在后期湿热化影响下导致部分化学特征明显; ESR测年数据表明该剖面形成于中更新世晚期(225.5±20)—(242.6±24) ka BP, 与推测的时代(庐山...
本文报道在庐山筲箕洼组中获得细碧岩SHIRMP锆石U-Pb年龄(840±6) Ma, MSWD=1.3, 流纹岩锆石U-Pb年龄(833±4) Ma, MSWD=1.4, 和流纹岩锆石U-Pb年龄(831±3) Ma, 对应的MSWD=1.47。而在星子群流纹岩中获得206Pb/238U年龄为(825±5) Ma, 对应的MSWD=0.46。笔者依据上述精确锆石年龄, 首次提出将筲箕洼组明确定位于...
李四光教授1933年提出庐山存在第四纪冰川, 是否确实, 长期处于争论之中, 争论的焦点在于庐山较广泛分布的泥砾混杂堆积到底是冰期冰碛还是泥石流堆积。 笔者经多年研究得知: (1) 牯岭站海拔1165m, 现代气候记录告知, 7月之气温必须下降20℃, 处此高度的庐山才具备积雪成冰的条件,从而判断中纬度山地冰期降温无此可能;(2) 沉积物特征包括砾石组成、砾径変化、基质组成、沉积结构、色泽、粘土矿...
李四光教授1933年提出庐山存在第四纪冰川, 是否确实, 长期处于争论之中, 争论的焦点在于庐山较广泛分布的泥砾混杂堆积到底是冰期冰碛还是泥石流堆积。 笔者经多年研究得知: (1) 牯岭站海拔1165m, 现代气候记录告知, 7月之气温必须下降20℃, 处此高度的庐山才具备积雪成冰的条件,从而判断中纬度山地冰期降温无此可能;(2) 沉积物特征包括砾石组成、砾径変化、基质组成、沉积结构、色泽、粘土矿...
庐山及其邻近卫矛科植物的研究。
庐山川续断属的新分类群。
经过多年的区域地质调查和第四纪环境演变的分析, 对庐山芦林盆地大校场谷口剖面松散沉积物中变形砾石进行岩石显微构造学的研究。发现变形砾石内部存在特殊的微裂隙组构, 呈现出错裂-横裂-劈裂-爆裂-复裂-应力矿物等的复杂组合, 其结构面特征反映出显微构造形迹的力学性质是互为转变的。通过物理模型分析和试验变形比对等综合材料证明, 变形砾石是遭受了既密集、又分散、还具有同时发生作用的长时期的多边界外力条件及...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