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哲学史 东方哲学史 西方哲学史 现代外国哲学 逻辑学 伦理学 美学 哲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7 共查到哲学 唯识学相关记录7条 . 查询时间(0.33 秒)
笔者曾将唯识学区分为有为依与无为依唯识学两支,本文予以了详细分析,其中着重分析了“有为依”、“无为依”二概念。并且讨论了奘传唯识对瑜伽行派唯识学本来面目的遮蔽,以及唯识思想与如来藏思想的关系等。
对瑜伽行派的唯识学而言,“唯识”概念具有首要的意义。对“唯识”概念的不同诠释,导致了唯识思想的复杂发展。汉传玄奘唯识学派对“唯识”概念作了“单面化”诠释。其中“识”与眼识等八识的“识”同,即梵文的vijn~a^na;“唯识”相应即vijn~a^na- ma^tra(或vijn~a^na- ma^trata^)。而其“唯识”概念有两方面基本含义,一是遮诠义,即无离识的(外)境;二是表诠义,又分三...
壹、前言   中国近代西学东渐的过程中,受到欧美日研究佛学兴趣的影响,也促进了中国佛学研究的复兴,尤其是受西学的影响和刺激,学者开始注重逻辑的研究和运用,就注意到了佛教因明学的研究,运用佛学精致的名相分析方法,重新整理中国传统的学术思想,进而创立新的学说。典型的如谭嗣同利用佛学中的范畴,建构了《仁学》的体系;熊十力运用唯识学的方法,包罗儒佛而造《新唯识论》。本文的研究主题——梁漱溟的文化哲学,更是...
本书为我系中青年教师、西方哲学教研室主任高小强副教授博士的毕业论文 以哲学上的先验方法详尽地研究了唯识学“转识成智”说,是该领域最新也可以说是最有哲学深度的探究。 全书24万字 由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年12月出版 我手头的电子版不在这台电脑上,请火兄复制目录提要等以飨读者!!
无为依唯识学在印度的发展          2008/1/7
一、无为依唯识学在印度的发展简述   无为依唯识学[1]是在瑜伽行派根本唯识学发展时期由弥勒、世亲的著述(如《究竟一乘宝性论》、《辩中边论》、《大乘庄严经论》、《佛性论》等)提出的,与《瑜伽师地论》、《摄大乘论》、《唯识三十颂》等提出的有为依唯识学构成瑜伽行派唯识学的两支。“无为依唯识”作为一个概念描述范型,可以看成是用“无为依”对“唯识”的一个限定。“无为依”意为,无为法心性真如是一切法(万有...
(陆沉著,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年12月出版) 作者从研究方法上入手,借鉴西方哲学上的先验方法,揭示它的总体特征为Ahylismus,或称“空灵”,或称“无体”,及其若干基本原则,指出它们皆与佛学尤其与唯识学以及中观学的义理系统若合符节,因为从哲学的角度看,唯识学与中观学都同属纯粹的观念论哲学,并且两者在理论系统上是高度互补的。中观学通过揭示世间谛缘起性空之理而直指、直面第一义谛涅槃圆满之境。唯...
这类回顾的惯例是提供一种带注释的文献目录,基本以编年史为序,并夹有重要评论,提出未来要解决的问题或疑难作为结论,以展望未来走向的鼓励性话语总括全文。在这里,我将颠倒这一顺序,首先提出一系列问题,随后是文献概述。这些问题会使我们迅速把握学者们迄今为止已经完成和尚未完成的工作。反过来,它也为我们的概述提供了必需的视角。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