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口腔医学 性科学 肿瘤学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军事医学与特种医学 药学 中医学与中药学 生物医学工程
搜索结果: 31-45 共查到医学 PNAS相关记录110条 . 查询时间(0.041 秒)
2019年5月28日,我校江苏省肿瘤生物治疗重点实验室郑骏年/白津团队在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IF 9.504,JCR一区)发表了题为“SCFFBXO22 targets HDM2 for degradation and modulates breast cancer cell invasion and metastasis”的研究成果。此项工作第一次提出了SCFFBXO22-Mdm2这一信号通...
2019年5月18日,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神经科学研究中心龚薇研究员团队在《PNAS》上发表题为“Ultrafast optical clearing method for three-dimensional imaging with cellular resolut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研发了一种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超快速光学清除技术(FOCM),可在2分钟内实现对较厚脑切片的透明化处理。该...
南京大学医学院李宽钰课题组在铁调节蛋白2(IRP2)新功能的发现上取得进展,相关成果以“Iron regulatory protein 2 modulates the switch from aerobic glycolysis to 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 in mouse embryonic fibroblasts”为题,在线发表在2019年04月30日的《美国科学...
2019年3月14日,PNAS《美国科学院院报》在线发表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曾科、张辰宇和陈熹团队的原创研究“Injured liver-released miRNA-122 elicits acute pulmonary inflammation via activating alveolar macrophage TLR7 signaling pathway”。肝脏疾病主要包括:肝损伤、肝炎和...
2019年2月28日,PNAS《美国科学院院报》在线发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神经内科徐运教授团队的原创研究,“Double-negative T cells remarkably promote neuroinflammation after ischemic stroke”,在缺血性脑卒中后炎症与脑损伤关系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PNAS是由美国科学院院士主办的权威刊物,旨在发表世界上具有突...
2019年1月19日,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在线发表了计划生育研究所袁水桥教授与美国内华达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等合作的研究成果:“Motile cilia of the male reproductive system require miR-34/miR-449 for development and function to generate luminal turbulence”。
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在12月29日在线发表了浙江大学医学院免疫学研究所鲁林荣教授课题组的最新研究成果“Phosphatase PP2A is essential for TH17 differentiation”,该研究揭示了磷酸酶PP2A在调控TH17细胞分化和相关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作用。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项目的连续资助下,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杨健(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学者”讲座教授)和我校基础医学院白晓春课题组在骨生物材料领域的合作研究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近日以"Citrate-based materials fuel human stem cells by metabonegenic regulation"为题在线发表于Proc Natl Acad Sc...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病院博士研究生张扬在导师肖生祥教授和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皮肤系及免疫系Zhi Liu教授的共同指导下,通过建立BP180基因缺陷小鼠模型ΔNC16A,发现BP180功能缺陷可自发形成一种以严重瘙痒、炎症细胞浸润、皮肤屏障破坏及血清IgE升高为主要表现的皮肤炎症反应,并通过体内及体外实验证实该炎症反应的发生及瘙痒的形成并不依赖于T细胞及B细胞介导的适应性免疫的参与...
机体脊髓损伤是最严重的且难以治疗的人类疾病之一,通常会诱发永久性的机体残疾,包括肌肉功能丧失、感觉和自主功能丧失等,目前医学界通过诱导脊髓神经的修复来治疗严重的脊髓损伤患者,而且近年来科学家们在啮齿类动物和灵长类动物中进行的相关研究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李晓光教授团队于2018年5月在《PNAS》(IF:10.414)在线发表题目为"NT3-chitosan enables de novo regeneration and functional recovery in monkeys after spinal cord injury"的研究论文,李晓光教授、杨朝阳教授,同济大学孙毅教授为论文共同责任作者。该团队首次证明,我国...
2018年4月18日,由北京师范大学、我校、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挪威奥斯陆大学团队合作的论文在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PNAS)上发表,我校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肖洪教授是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该论文揭示了快速城市化进程会延长我国肾综合症出血热(HFRS)的疫情持续时间,并指出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时期迅速的城市化进程会对动物源性传染...
2018年4月18日,北师大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教师田怀玉与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挪威奥斯陆大学团队合作在PNAS发表文章,揭示快速城市化进程会延长我国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疫情持续时间,并指出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时期迅速的城市化进程会对动物源性传染病疫情造成的两种相反效应机制。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同时由城市化所带来...
2018年4月17日,清华大学医学院倪建泉研究组在《PNAS》杂志发表了题为“Next generation CRISPR/Cas9 transcriptional activation in Drosophila using flySAM”的研究论文,报道了一种在果蝇体内高效、特异的条件性基因转录激活技术。增强基因表达是进行基因功能研究最常用的技术手段之一,传统方式主要通过表达由外源载体携带的目...
白细胞介素6(IL6)是一种重要的细胞因子,在生物有机体的抗感染免疫以及组织伤口愈合中发挥着重要作用。IL6的异常分泌与多种疾病如癌症、糖尿病、风湿性关节炎密切相关。我校生命科学学院南晶博士围绕IL6的转录表达调控的机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该研究针对IL6和天然免疫重要信号分子I型干扰素(I-IFNs)之间的关系开展。I-IFNs激活下游形成ISGF3(STAT1,STAT2,IRF9三聚体),参与...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