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化学 >>> 无机化学 有机化学 分析化学 物理化学 化学物理学 高分子物理 高分子化学 核化学 应用化学 化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31-45 共查到化学 石墨烯相关记录129条 . 查询时间(0.158 秒)
近日,我所二维材料与能源器件研究组(DNL21T3)吴忠帅研究员和中科院沈阳金属研究所、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成会明院士合作,应邀发表题为“石墨烯和孔石墨烯材料的化学和应用前景”(The Chemistry and Promising Applications of Graphene and Porous Graphene Materials)的综述文章。
电化学电容器具有可快速充电、功率高、循环寿命长、工作温度范围宽、安全性能高等优点,可用作大功率电源,在混合电动汽车、备用电源、便携式电子设备等领域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然而电化学电容器相比于电池其能量密度较低,即单位体积内储存的能量低,限制了其更广泛的应用范围,尤其是在便携式智能设备中的应用, 需要进一步提高体积能量密度。近日,金属研究所与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及香港大学合作,在《自然-能源》(Natu...
近日,我所二维材料与能源器件创新特区研究组吴忠帅研究员团队与上海同步辐射光源姜政研究员团队合作,开发出一种多氧配位单原子镍负载石墨烯二维催化剂,具有高活性、高稳定性的电化学析氧性能。
近日,在东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孙立涛教授的建议下,其合作单位常州碳星科技公司将40万只“石墨烯基口罩”以最快的速度直接发往武汉。谈及为何会想到把口罩寄到武汉,孙立涛说:“说实话,当时真没怎么想,就是第一反应感觉我们可能会帮上些忙,而武汉可能是最需要的。我们做了多年的科研,若有些成果能够直接服务于社会也是对我们成果的最大认可。”
中共中央、国务院2020年1月10日在北京隆重举行2019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王沪宁、韩正等出席大会并向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的代表颁奖。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在大会上宣读了《国务院关于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授奖296个项...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繁荣昌平校区校园文化内涵,帮助学生了解学术前沿、拓宽科技视野、培育大学精神,12月3日晚,我校于昌平校区图书馆五层学术报告厅举办“宏德讲坛”第十五讲——李景虹院士谈石墨烯的电分析化学和生物分析化学,学校特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化学系学术委员会主任李景虹院士作为本次报告的主讲人。化学学院党委书记罗兵、化学学院院长何静、学生工作办公室副主任...
石墨烯的骨架掺杂是指在保持石墨烯六方晶格完整的同时,通过引入杂原子如氮、硼等直接替换sp2杂化的二维晶格骨架中碳原子。石墨烯骨架被杂原子掺杂后,载流子浓度增加,并且骨架掺杂的形式有助于降低散射,维持石墨烯较高的载流子迁移率,导电性显著增加;又因为骨架掺杂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提供更多的活性位点,因此,骨架掺杂的石墨烯在催化、能源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稳定且可控的骨架掺杂仍是目前石墨烯化学气相沉...
石墨烯因其优异的性质而被誉为“材料之王”,在诸多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但距离真正实现产业化还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制备决定未来,高品质石墨烯薄膜的可控制备一直是学术界和业界关注的重点。化学气相沉积法(CVD)以其优良的可控性和可放大性被公认为最具前景的石墨烯薄膜制备方法,经过近十年的发展,虽然在单晶尺寸上取得了诸多突破性进展,但CVD石墨烯的性能和理想水平仍然有不小的差距,这一问题已经困扰石墨烯领...
石墨烯早已跃为二维层状材料家族中的明星材料,其优异的机械、电学、光学、力学性质使其在光电、催化、传感器、透明导电薄膜、柔性电子器件、能源储存、防腐涂料、润滑、结构增强、武器装备、航天航空等领域展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常用于制备石墨烯的方法有机械剥离法、液相剥离法、外延生长法、化学气相沉积法、化学还原氧化石墨烯等方法。电化学方法是在电场的作用下,通过阳极氧化或者阴极还原石墨电极,驱动电解液中的离...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邱洪灯带领的手性分离与微纳分析课题组率先利用水滑层不完全覆盖氧化石墨烯部分燃烧策略,开发了一种简单、快速、高效、低成本制备多孔石墨烯的新方法(图1)。结果表明,通过控制盐模板的含量可以实现多孔石墨烯孔径的精确调控。此外,研究人员还通过真空抽滤法制备出多孔石墨烯分离膜,实现了钠、钾离子的高选择性分离。相关结果发表于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
石墨烯的发现以及其具有的独特性质和巨大的应用价值激发了人们对其他二维材料的研究热情。通过外来原子与本征石墨烯中的碳原子化学成键获得石墨烯功能化材料以及构筑新型类石墨烯二维原子晶体是扩充二维材料库重要途径之一。例如,所有碳原子与氢原子双面成键形成全氢化石墨烯结构, 又称为“石墨烷”(graphane);氢原子和碳原子为1:2的单面氢化石墨烯,文献报道中称为“graphone”。然而,目前在实验上制备...
采用固相配位法制得石墨烯包覆的Li1.2Mn0.54Ni0.13Co0.13O2富锂层状正极材料。用X射线衍射、场发射扫描电镜、循环伏安、恒流充放电和电化学阻抗谱等分析技术对其相组成、微结构和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石墨烯包覆Li1.2Mn0.54Ni0.13Co0.13O2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显著提高,该材料在电流密度为20 mA/g(0.1C)和1 000 mA/g(5C)时的放电比容量分别...
2018年10月13至14日,第六届石墨烯青年论坛在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举行。论坛由兰州化物所举办,多家企业、媒体支持协办。来自全国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业共40余个单位的近400位从事石墨烯研究的科研人员参加了此次论坛。论坛开幕式由本届石墨烯青年论坛主席、兰州化物所清洁能源化学与材料实验室主任阎兴斌研究员主持。兰州化物所所长、党委书记王齐华致辞。学术报告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兰州化物所学...
近十年来,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刘忠范院士课题组和彭海琳教授课题组在石墨烯的化学气相沉积制备和应用领域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针对高品质石墨烯薄膜的CVD制备与具体应用,课题组建立和发展了石墨烯单晶和薄膜的结构精确调控的多种CVD生长方法,并率先实现了4英寸无褶皱石墨烯单晶晶圆、大面积石墨烯薄膜的连续批量制备和绿色无损转移,研制了超级石墨烯玻璃、旋转双层石墨烯光电器件和单晶石墨烯PN结光电探测器件...
通过简单的水热法制备了具有介孔结构的钛酸锂/还原氧化石墨烯(LTO/RGO)负极材料,并对该材料的结构及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方法获得的LTO/RGO负极材料具有高的比表面积且钛酸锂纳米片不易团聚.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材料在0.1C倍率下的初始放电比容量达到182.2 mA·h/g;在5C倍率下经过500周循环后容量仍保持在160.6 mA·h/g,表现出较好的循环性能.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