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 马克思主义 哲学 科学技术哲学 宗教学
搜索结果: 16-25 共查到哲学 墨相关记录25条 . 查询时间(0.242 秒)
是一回事,别人(包括众人)以利天下为由拔我一毛是另一回事。真正的问题在于:谁有权利做出这个抉择?“拔一毛”的权利属于我,属于我的家庭家族,还是属于“天下”或社会?近代以来多有为杨朱辩诬者,认为杨朱之说是个人权利观念在中国文化中的滥觞。的确,从现代观念视之,如果以“一毛”喻个人之权利,则但在“群己权界”之己权内,他人及公共权力不得以某种理由,包括“利天下”之理由辄行剥夺。至于我行使己权,自愿为天下利...
儒墨之辨     儒墨之辨               2007/9/14
该文对先秦儒墨两家在“爱”、“利”、“命”、“天”诸观念上的微妙差异一一作了考辨,从价值取向上探讨了这两种“俱道尧舜”的学说何以会在根本的义理处判若泾渭。
湖北荆门郭店楚墓出土竹简《唐虞之道》着重叙述尧舜禅让之事,谓虞舜修身立德,具备仁、义、孝、悌诸品质,致使尧禅天子位于舜。 其说可先秦诸子“禅让说”特别是儒、墨家“禅让说”做比较研究。就现存先秦文献所见,对“禅让说”大加鼓吹的是儒家和墨家。以下分别来看《唐虞之道》与儒家、墨家“禅让说”的异同。
墨子刻简介           2007/8/20
  墨子刻教授1933年生于德国的一个犹太家庭,祖父是一位富有的商人,父亲ArnordMetzger为哲学家,曾师事现象学大师胡塞尔。因为希特勒迫害犹大人,ArnordMetzger举家移居美国,定居波士顿。他一生酷爱哲学与音乐,曾撰文反省纳粹德国出现的文化背景。墨先生从小受父亲的耳濡目染,不但精于大提琴演奏,也对西方哲学史有深刻的体会。  墨先生长期以来对“中国往何处去”...
文章来源《求是学刊》 2004年01期 【摘要】 作为一种左派话语,拉克劳和墨菲的激进民主政治规划实际上是通过阿尔都塞和拉康等人的"反本质主义"逻辑把客观的"社会"存在改写成一种主观的话语空间而形成的价值立场,在其中政治的对抗性基础变成一种与社会条件无涉的个体对抗,政治本身变成一种霸权斗争(即话语争夺的斗争)。正是这一原因,这种政治规划彻底地抛弃了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分、阶级斗争等核...
《墨辩》丰富、发展了先秦诸子的逻辑思想,建立了较系统完善的逻辑思想体系。这主要体现在它对名的概念本质、正名的前提和原则以及划分和定义等正名方法做了创新性地探索。《墨辩》的正名思想对当代中国逻辑学乃至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墨子的“非乐论”同一切古代伟大思想家所提出的理论一样,都是瑕瑜互见的,因此要对其作历史的具体的分析。但是,“非乐论”中表现出下层劳动人民的强烈愿望及“利人乎,即为;不利乎,即止”的重要理论原则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儒家和墨家对待宗教对象的态度,似乎是矛盾的:儒家重丧祭之礼,但并不相信鬼神存在;墨家强调“天志”、“明鬼”,但又极力反对厚葬。其实两者的态度并不矛盾,因为家的丧祭之礼,只是“诗”的表达,它给予人的是“诗”的境界;墨家宗教制裁的目的“神道设教”,主要用来监督人们实行兼爱,所以墨家对待宗教的态度也是“诗”的。
池田大作的和平思想虽根源于佛教教义,但也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孔子的“仁者爱人”与池田的“以生命眼光”看人,均以“人”为中心,以“爱人”为旨归,提倡一种普遍的人类之爱。墨子的“兼爱非攻”与池田为主以实践的精神去反对战争,追求和平,凸显了东方思想家一脉相承的思想源流。而孔儒的忠恕之道与池田的人生哲学所强调的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理解、信任、尊重和宽容,更彰显了以人道主义和平思想为基石的普世价值。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10月22日报道 “墨学与现代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日前在墨子故里鲁山县召开,来自中、日、韩、美等国的7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研讨会专题探讨了墨子这位中国古代先哲的学术思想,对繁荣社会科学研究,推动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