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理论语言学 >>> 普通语言学 >>> 修辞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库 修辞学相关记录122条 . 查询时间(0.725 秒)
传统对比修辞学研究把英语修辞作为典范,强调英语修辞地位高于非英语修辞,因而遭到学者们的普遍反对。有些西方学者虽然认为汉英修辞模式具有同等地位,但在其试图为汉语语篇修辞地位辩护的过程中,往往片面强调两种修辞模式趋同,而忽略了汉语特有的修辞特征。本文从比较修辞学视角出发,对汉语段落的修辞模式进行了研究。研究内容包括我国初、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段落写作指南和学生汉语论说文作文中的段落。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中学...
中国古典文论源远流长,资源丰富,可以为中国特色翻译理论建设提供最为肥沃的土壤。本文以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的“六观”说和黄维樑的现代解释为基础,尝试构建一个中国古典诗词s翻译批评的操作框架,包括位体、事义、置辞、宫商、奇正和通变6个层面,并结合古典诗词翻译的特殊性,提出一些具体的论题与切入视角。从“六观”视角进行古典诗词翻译批评,既可从宏观层面切入,也可从具体个案着手,但都需以博观和精阅为前提。...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与国际交往中难以避免的摩擦,民族主义在当代中国逐渐成为一种自下而上的叙事表达方式,包含着民众对国族身份的想象和对现实的复杂情绪。本文采用幻想主题分析的修辞分析方法,探讨青年群体在观看视频《中国历代疆域变化》时如何共享国族的幻想。研究发现,他们通过对文明起源、历史人物、重要事件等符号的覆诵,以“爱国主义”与“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两个合法性话语编织修辞网络,使现代中国的民族国家...
从文学的角度出发,在引入语言学、文章学“语段”、“核心语句”和“卫星语句”的概念后发现散文成篇的原理,即在意义中心的统领下,卫星语句围绕核心语句组成语段,语段与语段再继续围绕更高层级的意义中心组成篇章。其成篇篇幅的最低标准是具有四个以上的句子。
自由间接话语是一种修辞话语——一种形式、内容、效果共振的文学修辞话语。在文学语篇叙事中,它是文学性的一个重要来源,认识它,不仅要在句法层面,更要在语境层面进行考察,才能发现其在修辞认知范畴的诗学功能,揭示其在文学语篇中的诗学价值。对英语自由间接话语的修辞认知还能给修辞话语翻译实践和理论研究带来多方面的启示,归结到翻译策略上,就是在译文中重构原文自由间接话语在修辞层面上的诗学张力,进而实现其诗学价值...
当下,哲学社会科学文献语言表述中存在一些不符合消极修辞的现象:1)提出或使用了不少新概念,但有些重要概念内涵不清楚,外延不明确;2)提出或使用了不少新观点,但有的重要观点意义不清楚,有的未经详细论证,是否正确值得推敲;3)有的文章空洞、冗长,逻辑不清楚,层次不清楚,观点不清楚;4)使用不必要甚至不准确的修饰;5)出现“吓尿体”“标题党”等现象。解决上述问题需要普及消极修辞知识,更需要树立消极修辞观...
转喻,作为一种认知方式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一种研究方法,改变了语言学许多研究领域的面貌。语法转喻已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达成的共识是:无论是语法的结构还是语法运作的机制,背后都有转喻参与其中。相比之下,关于修辞转喻的研究还远远不够。本文初步比较了修辞转喻与语法转喻,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差异,揭示了修辞转喻的一些特点,目的是进一步从认知的角度推进修辞转喻的研究。
表情达意的修辞行为是人类重要的基本行为,实质是将内在的意念情思进行言语化处理,其间存在重重困境。欲突破困境进而适情适境地实现修辞创造,需要重新深入探究导致修辞困境的主要矛盾。意念的多维性与能指的线条性之间的矛盾、能指的线条性与句段的非线性之间的矛盾、语言符号的约定俗成性与认知经验的个体性之间的矛盾,可谓是导致修辞困境的三大主要矛盾,对此亟须深化认识,这是进一步系统探索修辞行为规律并突破修辞困境的必...
《文心雕龙》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巨著,也是中国古代修辞学的奠基之作。在刘勰之前,大量探索修辞特点的论述夹杂在浩如烟海的典籍中,已积累了许多修辞学的内容;《文心雕龙》正是在继承前代丰富的修辞学理论的基础上,比较系统地论述了修辞理论与方法,奠定了中国古代修辞学理论的基础。《文心雕龙》产生的时代是修辞理论全面成长、奠定基础的时代,刘勰对作为研究语言运用科学的修辞学极为重视。文章探析了《文心雕龙》修辞...
修辞能力是西方修辞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修辞能力虽耳熟能详,但现有研究中却鲜见对修辞能力核心要素的构建。修辞能力一般被视作修辞者的一种内在属性,是修辞者为履行修辞任务必须具备的各种具体能力的总和,因而其包含的内涵较丰富。鉴于此,为提炼修辞能力的内涵,本文将基于西方修辞学发展历程中的两个重要阶段——古典修辞学与新修辞学,尝试从修辞的定义出发厘定修辞能力。依据修辞的概念范畴可知,修辞者、修辞对象、...
新媒体语言有自己的特点,很多人都做过研究。但是基于语料库的研究还不多见。本文以BCC语料库为根据,统计考察新媒体各种语言现象,并透视它们的语言学价值、修辞学价值以及社会学价值。
传统修辞理论构建的人际关系往往是主.客对立的不平等关系。为克服该弊端,运用哈贝马斯等人的主体间性理论来构建主体间性修辞理论,探讨修辞双主体如何通过语言达到认知和情感双层面的主体间性认同。研究认为,该理论赋予修辞双主体充分的使动权和能动性,为文化冲突中如何将失衡关系转化为共存互生的平等关系提供了理论框架。
“夸张否定”是我们在阅读中外文学作品时发现的一种修辞格,它以一个“不可能意象”与一个肯定语气的具体事实构成类比关系,从而使全句表达出语气强烈的否定意义。由于它跟某些传统辞格有着类似或交叉的关系,没有引起修辞学专家的注意,所以至今没能被列为独立的修辞格。本文从三种语言的古典和现代作品中采撷了大量的例句来分析它与邻近修辞格的区别,它在不同句式中的用法和表达效果,在文学作品中的修辞功效,最后得出结论:夸...
网络中的夹注式修辞可以看作是说话人传达主、客观信息,故意凸显其认定的事实或主观态度及评价的修辞语用表达。在构造的过程中,“音节优先对应”规律导致说话人追求形式上的表达特点,使夹注式修辞产生了一系列的句法错配现象。传统的反语或近义关系无法揭示夹注式修辞的语义本质,需要从[±事实性]的角度进行重新分析。夹注式修辞的产生有其特定的客观基础与主观基础。说话人通过对不同事件或事态的有机整合,将语言符号创新性...
符号修辞学,其主要研究对象是人类借用符号表达思想的基本方式。语言是人类使用符号的主要形式,是人类思想的重要载体,但是,语言符号因使用者的民族不同而具有多样性。修辞是人类语言符号组合的方式,负载着特定民族的特定思维方式。如果说语言符号和修辞具有文化性,文化具有民族性,那么自然就可推绎出语言符号和修辞具有民族性。英汉语的文字符号差异和句构修辞差异充分说明语言符号和修辞具有多样性和民族性,而且藏匿于这些...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