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能源科学技术 >>> 能源化学 能源地理学 能源计算与测量 储能技术 节能技术 一次能源 二次能源 能源系统工程 能源科学技术其它学科
搜索结果: 121-135 共查到人物 能源科学技术相关记录1316条 . 查询时间(2.222 秒)
2000年本科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电气及其自动化专业,获得工学学士/理学学士(工商管理学双学位),2003年获得华中科技大学物理电子学硕士学位,2009年获华中科技大学工学博士学位。2003年至今,在华中科技大学工作,主要从事高功率固体激光器、激光技术及其工业应用领域的研究和教学工作,系副主任(主管本科教学)。近5年来培养硕士10名,发表论文30多篇,其中SCI 论文收录15篇,EI收录8篇,核心期...
代宝民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东京大学访问学者,天津市“131”人才第二层次人选,天津商业大学“青年英才百人计划”入选者,天津商业大学优秀教师。
何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建筑环境与应用能源工程专业教师。天商青年百人英才、天商两优一先优秀共产党员、天商优秀教师、国家留学基金委国际清洁能源拔尖人才、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数据中心节能技术委员会专家组专家。曾访学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和瑞典梅拉达伦大学。
教育背景:2002―2005 上海交通大学制冷与低温工程专业博士;1997―2000 太原理工大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硕士;1989―1993 太原理工大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学士。
乔信起,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背景:1993-1997大连理工大学,动力机械及工程,博士;1987-1990山东大学,动力机械及工程,硕士;1981-1985山东大学,动力机械及工程,学士。研究方向为1新能源动力电子控制与优化技术;2超常规能源技术;3内燃机喷雾、燃烧与排放控制;光学测量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4清洁替代燃料、特种发动机与先进动力理论与技术;5先进发动机燃...
吕兴才,上海交通大学新能源动力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背景:2002.04-2005.02上海交通大学动力机械与工程专业博士;1999.09-2002.01天津大学动力机械与工程专业硕士;1988.09-1992.07哈尔滨工业大学内燃机专业学士,研究方向为1.真实燃料高压燃烧反应动力学(真实燃料/大分子单体高压下的验研究、模型构建、量化计算、碳烟生成等);2.燃料设计理论与方法(可再生燃料,...
林赫,上海交通大学新能源动力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背景:1999―2002浙江大学工程热物理专业博士;1992―1999东北电力大学动力工程专业本科,硕士;研究方向为发动机污染物排放控制理论和技术;环境催化和能源催化转化技术;纳米催化剂和纳米功能材料合成;气体传感器制备技术;多环芳烃(PAHs)和碳烟颗粒生成机理;激光诱导荧光(PLIF)测试技术;智能船舶和发动机。
陈哲,女,1987年7月生,硕士生导师。200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取得学士学位,后进入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硕博连读师从宋卫国研究员。2011年基由教育部-中科院的联合培养计划,进入北京大学化学学院严纯华院士实验室攻读博士学位,并于2013年取得北京大学博士学位。2013-2015年前往日本东北大学WPI-AIMR任博士后、助理研究员。2015年加入华北电力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在ACS c...
王伟佳,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1项、华电重工集团科技项目1项。主要执行国家能源集团科技项目1项、神华集团国华电力公司科技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金1项。参与国家“973”计划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金1项。发表学术论文24篇,其中SCITOP论文20篇,中文权威核心期刊论文4篇。担任Applied Thermal Enginee...
刘世俭,工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1.多相预混单相催化燃烧;2.低温多效海水淡化;3.能源管理与能源服务;4.可靠性与工程安全控制;5.等离子体工业危废处理;6.煤分质综合利用。获奖:1.国防科技一等奖一项(3位);2.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5位)。
马永志,男,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1.能流(机械、液压、热、电磁等)能效分析及其在节能环保中的应用研究;2.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3.智能轮胎技术。专利:1.马永志,张铁柱,郑艺华,张纪鹏,张洪信. 一种半密封变热容制冷装置助冷系统,2015.01.14,中国,ZL201210129516.7;2.马永志,张铁柱,郑艺华,张纪鹏,张洪信. 一种泄漏实时自闭系2015.05.06,中...
杨启容,教授,硕士生导师,青岛市教学名师。获得青岛大学师德标兵、创新设计大赛优秀指导教师、优秀学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主要研究方向:新能源转换利用与技术:(1)储能与储热技术;(2)固体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3)碳中和理论与技术;(4)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理论与技术;(5)热工过程数值模拟与仿真。获奖:山东省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第5位)、山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第6位)。专利:1.吴荣华,李康,...
王德昌,教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校工程热物理专业委员会理事,山东省能源学会理事,《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frigeration》、《Applied Thermal Energy》、《Renewable &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Energy》等国际期刊审稿专家。目前为止累计发表专业相关研究论文90余篇,其中有36篇被SCI收录,E...
吴荣华,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主要研究方向:1.清洁能源高效供热技术;2.建筑节能技术;3.余热利用技术。获奖:1.黑龙江省技术发明一等奖(第2位),2010。2.青岛市技术发明一等奖(第1位),2014。3.山东省技术发明二等奖(第1位),2016。4.青岛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第1位),2017。专利:1.吴荣华,李康,杨启容,何凌燕,师忠秀.一种强化除垢型换热装置, 20...
田晓亮,教授,硕士生导师,青岛大学第三层次特聘教授,现任青岛大学能源工程研究所所长。研究领域主要包括热泵节能技术、热管节能技术、高效能量输运技术及“多孔介质内部传热传质”的理论分析与应用研究。学术成果:创造性地提出了“动力型热管系统”,对“动力型热管系统”进行了较深入的理论分析与应用研究,并将该“动力型热管系统”与热泵节能技术有机结合,申报36项国家发明专利,其中有25项已获授权。主持完成的山东省...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