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物理学 >>> 高能物理学 >>> 基本粒子物理学 宇宙线物理学 粒子加速器物理学 高能物理实验 高能物理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31-45 共查到人物 高能物理学相关记录202条 . 查询时间(2.542 秒)
个人简介:张自强,湖北蕲春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高能核物理、规范/引力对偶。迄今在《JHEP》《Physical Review D》《Physics Letters B》《EPJC》《Nuclear Physics B》等主流核物理期刊发表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SCI论文31篇(其中2区及以上25篇)。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中央高校基金2项。 2018年入选中国地质大学(...
康晓琳,特任教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数学物理学院。
1995-1999:武汉大学物理系,理学学士;1999-2004: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理学博士;2008-2009:美国Texas Aundefinedamp;M University物理系,博士后;2004-现在: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任教;2011-现在:BESIII国际合作组成员;2013-现在:JUNO国际合作组IB,主持武汉大学中微子国际合作研究;2017-现在:JUNO国际...
1996-2000:武汉大学物理系,理学学士;2000-2006: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理学博士;2007-现在: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任教;2010-2011: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实验物理中心,访问学者;2015-2016:美国杰斐逊实验室D实验大厅,访问学者;2009-2011:BESIII国际合作组成员,参与武汉大学BESIII国际合作研究;2011-现在:BESIII国际合作...
讲授课程:计算物理;量子力学。研究兴趣:强子物理(BESIII、LHCb);粒子物理实验相关软件技术(高性能计算)。
个人经历:2014/04-至今: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直线室,课题组长,研究员;2013/06-2014/04: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直线室,课题组长,副研究员;2011/03-2013/06:日本理化学研究所,仁科加速器中心,博士后;2005/09-2011/03: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原子核工学,硕士、博士;2001/04-2005/09:日本福冈教育大学,理科(物理),学士。
教育经历:2004/09-2009/06,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博士,导师:王铁山教授;2000/09-2004/06,兰州大学,现代物理系,应用物理学,学士,导师:刘正民教授。
主要经历: 2020-至今, 院长,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中山大学;2014-2020,物理学院教授,中山大学;2011-2014,物理系研究员,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PROSPECT实验,College of Wiliam and Mary;2011-2012,Kellog实验室访问学者,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加州理工学院;2007-2011,物理系博士后,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威斯康辛大...
教育经历:2008.9-2013.12,中国科学院大学近代物理研究所/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专业,博士;2004.9-2008.6,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应用物理系,应用物理学专业,学士。
韦业龙,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特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9年本科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系,2012年硕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曾参与上海光源储存环备用超导高频腔的研制工作,以及负责过国内首只500 MHz 5-cell超导高频腔的设计,加工以及冷测工作。2014年获得欧盟玛丽居里项目资助加入利物浦大学/Cockcroft institute攻读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飞秒激...
赵维博士,男,湖北赤壁人。2003年至2007年就读于兰州大学物理学院国家基地班,获物理学学士学位;2007年至2012年就读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获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博士学位。2012年至2020年先后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华中科技大学和斯坦福大学从事研究和开发工作。研究方向为医学物理,具体从事CT成像及其在图像引导放射治疗中的机理和应用研究。荣获美国放射肿瘤学会基础转化科学奖和...
成曈光副教授利用对撞机实验采集的数据进行物理研究,2011年起参与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上的CMS实验,对Higgs粒子的发现及其性质测量做出重要贡献,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多篇。目前的研究重点是利用CMS实验数据对通过Higgs粒子性质精确的测量间接寻找超出标准模型物理以及寻找超出标准模型物理的直接证据。
袁丽副教授主要从事高能对撞机实验的物理研究,先后参与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上的ATLAS实验和CMS实验。利用LHC的对撞数据,在发现Higgs粒子及测量Higgs粒子性质等国际最热门的课题研究中做出重要贡献,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多篇。目前的研究重点是利用LHC/CMS实验数据对Higgs粒子性质进行更精确的测量以及寻找新物理。
姜寅一直致力于高能核物理多体体系的理论研究,具体包括量子色动力学物质的基本对称性,相对论重离子碰撞物理以及夸克物质的手征反常效应等领域。量子色动力学理论本身是高度非线性和天然非微扰的,因此在相结构的研究中,我们不仅在量子物理层次会遭遇通常的强耦合强关联的凝聚态理论中几乎完全相同的原则性困难,并且这些困难所牵涉的对象还从单纯的电子系统扩散到了夸克胶子的复杂体系,甚至在经典物理层次就会遇到非线性物理的...
刘要北,男,理学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机电学院研究生秘书,省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河南省高等学校骨干青年教师,曾在英国Southampton大学物理与天文系作访问学者一年。主要研究方向为:粒子物理理论和高能对撞机实验唯象研究。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市厅级科研项目2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论文48篇;获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学术奖一等奖1项,...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