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性科学 >>> 性医学 >>>
搜索结果: 46-60 共查到国际动态 性医学相关记录90条 . 查询时间(2.149 秒)
德美两国科学家近日在X染色体上发现某个遗传突变,可能有助解释为什么一些感染HIV的女性出现艾滋病的进程较缓。这是首次在性染色体上发现与艾滋病相关的遗传突变。研究论文2009年8月14日发表在《美国人类遗传学杂志》(The 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上。
据路透社报道,前美国总统克林顿与制药商辉瑞2009年8月6日宣布一份协议,降低对抗药性艾滋病患的治疗费用。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美国科学家们宣布HIV病毒的基因组结构已经被完全破解。这项研究的成果已经被刊登在《自然》杂志上,供人们进一步审视潜藏在HIV病毒内部的信息。
一个由法国病毒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日前宣布,他们成功辨认出I型艾滋病病毒(HIV-I)的一个新变种,这种新的亚型病毒在基因构成上与猿类免疫缺陷病毒(SIV)十分相似。
近十年来,多数科学家一直认为,黑猩猩(chimpanzee)与其它一些非人类灵长类动物虽然能被猿免疫缺陷病毒(SIV,与HIV极为相似)感染,但它们不会出现类似艾滋病的严重症状。7月23日出版的《自然》杂志刊登的一项研究推翻了这一结论,美国、英国及坦桑尼亚科学家研究发现,黑猩猩也会患上似艾滋病疾病。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2009年7月20日报道,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the Lancet)的研究表明,非洲一些地区男同性恋者的艾滋病感染率是其他地区男性的10倍。非洲撒哈拉地区的男同性间无保护措施性行为在艾滋病的流行中所起的作用比想象中严重,是引起非洲艾滋病流行的一大主因。
南非医学研究会(MRC)2009年7月20日宣布,由他们主持研制的两种艾滋病疫苗将正式进入临床试验,这标志着南非这个饱受艾滋病困扰的发展中国家在艾滋病疫苗研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2004年,由美国默克公司、美国国立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NIAID)及艾滋病病毒疫苗试验联盟(HVTN)组成团队,开始对被寄予厚望的艾滋病新疫苗V520实施一项名为“步伐”(STEP)的全球性人体试验。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一项最新研究显示,艾滋病病毒携带者之所以易感染结核杆菌,是因为病毒破坏了人体抵抗结核杆菌的防御体系,这对预防艾滋病和结核病双重感染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加拿大和美国的研究人员找到了一种治疗艾滋病全新方法。新方法将定向化疗方法与目前较为普遍使用的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结合使用,为治疗艾滋病提供了一个新的可能。
《细胞》杂志6月11日网络版刊发文章称,美国科学家采用X光晶体照相术,首次精确描绘出构成人类艾滋病病毒(HIV)衣壳的CA蛋白六聚物结构图,为人类寻找艾滋病治疗新法带来了曙光。
据美国《生育与不孕》(Fertility and Sterility)最近一期月刊报道,西班牙研究人员研究显示,男性精子质量取决于他们从水果和蔬菜中所摄取的抗氧化剂的数量。
美国诺贝尔奖科学家弗奇戈特(Robert Furchgott)上周二(5月19日)在西雅图去世,终年92岁。他有关一氧化氮有助扩张血管的研究,促成治疗阳痿的药物“伟哥”的诞生,外界一直称他为“伟哥之父”。
来自美国的一个研究小组5月17日称,他们绕过常规途径开发出了一种新型艾滋病疫苗,并成功使猕猴对一种与艾滋病病毒极为相似的猿猴免疫缺陷病毒(SIV)产生了免疫。该成果为人类艾滋病疫苗的研究带来了新希望。相关研究当日发表在《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杂志网络版上。
德国病毒学家最近证实,绿茶中的一种活性成分在高浓度状态下能明显降低Ⅰ型艾滋病病毒的传染性,研究者对这种活性成分的防病毒机理提出了解释。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