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化学工程 >>> 化学工程基础学科 化工测量技术与仪器仪表 化工传递过程 化学分离工程 化学反应工程 化工系统工程 化工机械与设备 无机化学工程 有机化学工程 电化学工程 高聚物工程 煤化学工程 精细化学工程 造纸技术 毛皮与制革工程 制药工程 生物化学工程 化学工程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21-13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化学工程相关记录4853条 . 查询时间(0.992 秒)
过渡金属碳化物材料,如碳化钛,已广泛应用于储能、催化反应、极端耐磨性特殊涂层和陶瓷材料等领域。目前已发现的稳定碳化钛物种主要包括三类:立方相TiC固体,二维TixCy Mxenes以及 Ti8C12金属碳烯(Met-Cars)团簇。然而,是否存在其它化学形式的碳化钛新材料,如何精准调控其几何和电子结构并优化其构效关系,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因其优异的光电性能等特点,在新一代光伏发电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已实现了26%以上的光电转换效率。然而,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的结晶过程非常复杂。中间相的参与,如混合溶剂相和δ相,使得制备出均匀和高结晶度的钙钛矿膜具有挑战性,并且会导致显著的晶格畸变、随机取向和俘获中心产生。结晶调控被证明是提高钙钛矿薄膜质量和器件性能的有效方法。钙钛矿的结晶过程通常从Pb-I骨架...
近日,一辆满载32吨农膜料——聚乙烯DFDA-9085的货车,驶出天津石化运往外地农膜生产厂家。年初以来,天津石化紧盯农膜市场需求,积极排产农膜料聚乙烯产品DADF9020和DFDA-9085,助力春耕。前两个月,生产4900吨农膜料投放农膜和大棚膜市场。
钠金属电池(SMBs)具有低成本、高理论比容量(1166 mAh g-1)和低氧化还原电位(相对于SHE - 2.71V)的特点,使其极具潜力应用于下一代二次电池。然而,SMBs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包括由于Na沉积行为不均匀而导致的枝晶生长,高活性Na金属阳极与电解质之间的界面副反应引起的电解质分解并产生易燃气体,从而引发泄漏和燃烧,造成重大的安全隐患。
2024年3月22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低碳催化与工程研究部工程院院士刘中民、研究员魏迎旭、研究员于政锡、副研究员韩晶峰等在分子筛催化耦合反应体系反应机理和产物分布调控方面取得新进展。
高性能碳基电子器件与光电器件应用均要求使用性质均一的单手性半导体碳纳米管,实现不同手性单壁纳米管的高纯度分离一直是本领域的重点问题。近年来,基于有机聚合物体系分离的半导体碳纳米管材料在电子器件与集成电路方面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有机体系中具有手性选择特性的聚合物分散剂种类有限。另一方面,水相体系拥有双水相、凝胶色谱和梯度密度离心等多种分离技术,能够实现各种类型单手性碳纳米管的可控分离,但因为分...
固态激光照明器件由蓝色激光二极管(B-LD)和黄绿色荧光转换器(Y/LuAG:Ce)结合所得,在高功率照明/显示的应用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Y/LuAG:Ce作为应用最广泛的荧光材料,已经在白光LED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若要实现其在激光照明/显示中的应用,还有三方面的性能亟待改进:(1)提高荧光材料的蓝光吸收率和黄绿光的提取率;(2)增加荧光材料的热稳定性,由于目前高功率LD中使用的激光功率密度大...
微藻和活性污泥(MAS)体系,构建简单,且能够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氮、磷和COD等污染物而受到广泛关注。在污水处理中,水力停留时间(HRT)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直接影响污水处理性能、处理成本、微生物群落构建等。但迄今为止,对HRT在 MAS体系资源化处理实际污水中的作用鲜有研究。
近日,华中农业大学工学院农业生物质增值利用技术与装备团队易宝军副教授课题组研究成果以“Impact of Na at the low temperature Fe catalysis on high quality cellulose-based graphitic carbon”为题在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发表。研究以纤维素作为生物质的模型化合物,在低温条件下...
2024年3月13日,一辆辆满载着“昆仑牌”尿素的汽车驶离大庆石化化肥运行部装运栈桥现场,奔赴黑龙江省各农资市场,助力农户增产增收。大庆石化化肥运行部生产技术组值班长于守柱说:“2024年以来,我们已出厂7.48万吨优质尿素,保障农户用上优质肥、放心肥。”
2024年3月13日,湖南石化年产60万吨己内酰胺产业链搬迁与升级转型发展项目己内酰胺装置B线一次开车成功,每小时产出己内酰胺优级品近10吨。与此同时,该装置A线已开车平稳运行5个月,累计生产己内酰胺逾10万吨。己内酰胺新装置实现双线开车,产能进一步释放。
麻痹性贝类毒素是海洋甲藻产生的一类高活性神经毒素,能够在贝类体内累积,威胁人类健康与海洋生态安全。我国近海曾多次发生麻痹性贝类毒素引发的中毒事件。链状裸甲藻毒素(GC toxins)是新近发现的一类麻痹性贝类毒素组分,具有脂溶性特征,明显有别于其它水溶性的麻痹性贝类毒素组分。目前,对于GC毒素在海产贝类中的代谢过程和毒性效应仍缺乏深入了解。
近日,福建联合石化芳烃联合装置应用新型脱烯烃催化剂液相加氢工艺替代传统白土吸附工艺,解决白土频繁更换造成废剂处理成本高的问题,实现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双提升。
近日,西安交通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杨庆远课题组开发的系列柔性多孔框架材料,可实现乙烷乙烯的高效分离,该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化学会志》上。
2024年3月18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能源与环境小分子催化研究中心研究员邓德会团队应邀发表了关于二氧化碳(CO2)加氢制碳一(C1)产物选择性调控的综述文章。该综述系统介绍了CO2加氢制C1产物的研究进展,并对CO2加氢的选择性调控策略、存在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作了前瞻性的展望。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