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地质学 >>> 勘查地质学 >>>
搜索结果: 31-4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勘查地质学相关记录91条 . 查询时间(1.915 秒)
2018年1月19日,爱思唯尔发布2017年中国高被引学者(Most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单,1793名最具世界影响力的中国学者入选。我校3位教授继2016年后再次入选,入榜学者总数并列全国第78位。3名入榜教授为数学学科入选者、理学院蒋达清教授,物理学和天文学学科入选者、理学院孙道峰教授,免疫和微生物学学科入选者、原化学工程学院党宏月教授。
2018年1月15日,教育部在京召开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推进会,宣布首批共490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我校24门课程入选,入选数量居全国第二。我校被认定的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均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至少完成了两期教学活动,课程质量高、共享范围广、应用效果好、示范性强,涉及的学科包括哲学、医学、文学、历史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工学、法学。
2017年11月27日,中国工程院公布2017年新当选院士名单,我校校友王双明、兼职教授毛景文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近日,中国地调局部署实施的鄂宜页1井在鄂西宜昌地区下古生界-震旦系水井沱组、陡山沱组页岩气勘查工作陆续取得重大突破。消息传来,举国振奋。记者更在调查中发现,早在一年前,我校地球科学学院彭松柏教授等师生就从成因机制研究方面预测到了南方页岩气调查新区震旦纪-早古生代新层系的重大突破,提出震旦系陡山沱组第四段碳酸盐岩结核为古天然气水合物遗迹的新认识。中国地调局在该地区取得的重大突破,正是对我校师生提出的...
2017年1月11-14日,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大深度三维电磁探测技术工程化开发” 项目牵头单位物化探所,邀请项目监理组、总体组、技术专家组成员组成专家组,对项目下设14个任务的原始资料及成果报告进行结题验收。经过对仪器研制、软件开发、系统试验应用三个阶段内容进行审核验收,专家组认为各课题完成了工作任务。这标志着我国深部找矿利器“大深度三维电磁探测系统”工程化开发即将完成。
在近日举行的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由国防科大主持、参与的4个项目获国家科技奖。其中,北斗二号卫星工程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高性能系列化网络设备研制与应用以及航空地球物理勘查技术系统两个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超声速流场NPLS试验系统及应用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2017年1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召开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奖励大会并为获奖人员颁奖。2016年度山东大学共获得四项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张承慧教授、陈阿莲教授等完成的项目“高性能光伏发电系统关键控制技术与产业化应用”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电气工程学院张恒旭教授参与完成的项目“互联电网动态过程...
“胶西北金矿深部找矿地球化学方法集成与示范”是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项目周期为2014-2017年,总体目标任务是运用多维异常体系基础理论,集成开发深部找矿地球化学勘查新方法新技术,在胶西北地区典型金矿床深部盲矿预测、金矿勘查区成矿前景评价和运积物覆盖区隐伏矿勘查中进行示范,建立典型矿床找矿模式,提高胶西北地区金矿深部找矿效果。近日该项目顺利完成全部野外工作,并通过专家组野外质量检查。
2016年10月11日,国土资源部印发了《国土资源部关于2016年度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的公告》,根据《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励办法》有关规定及《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6年度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推荐工作的通知》要求,2016年度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评审工作已经结束,评出一等奖12项、二等奖57项,并对获奖项目予以公告。 中国地质学会共向国土资源部推荐13个候选项目参评2016年度国土资源科学...
记者从南极中山站获悉,中国第32次南极科考队对南极大陆伊丽莎白公主地区域进行了大规模调查,首次实地探明南极冰盖底部存在地球表面最大的峡谷。南极洲东部的一些冰盖地区由于地域偏远,是迄今人类认识最少的区域之一。近年来科学家通过卫星遥感分析等手段,推测南极洲东部的伊丽莎白公主地区域的冰盖底部应该藏有世界最大的峡谷和冰下湖泊,这迅速引起了科学界同行的关注。
近日,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公布了2015年度60名会士名单,王雁宾教授当选。 王雁宾教授是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讲座教授,我校客座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高温高压矿物物理(地球内部结构、动力学和演变)及同步辐射在高温高压中的应用(高温高压试验站的设计、安装、调试和开发)等方面的研究。1990年至今共发表国际SCI论文67篇(其中《科学》论文5篇),论文被他引1446次。共指导研究生和博士后1...
日前,希腊爱琴大学校董事会副主席Nickolas Zouros教授来我校访问。 党委书记王鸿冰、副校长雷涯邻与Nickolas Zouros教授进行了会谈,双方就联合建立学生野外实习及科研考察基地、在地大(北京)联合建立“亚太地区地质公园建设标准培训研究中心”、在地质遗迹、保育方面联合开展科学研究,探讨研究人员合作、地质公园推广、地质遗迹保护等工作进行了友好、深入的交流。 国际合作处、地学院相...
2015年12月30日,首届野外青年地质贡献奖——金罗盘奖评选揭晓,北京市地质工程勘察院水文地质中心李世君等100人获此殊荣。 为鼓励青年人扎根基层,在野外一线建功立业,中国地质学会联合国土资源部地质勘查司、科技与国际合作司、人事司共同设立金罗盘奖,并从2014年度开始评选,两年评选一次,每届评选100人。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地壳深处的古老岩石正在生产出比之前所预想的更多的氢气——这一状况与深海热液喷口附近的条件相似,而正是后者支撑了一个繁荣的生态系统。这一发现为在地球甚至火星上寻找地表深处的微生物提供了一张路线图。研究人员在最新出版的《自然》杂志上报告了这一研究成果。
近日,从湖北省教育厅获悉,中国地质大学申报的地球探测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获批为省级重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周口店野外地质虚拟仿真实践教学中心获批为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地球探测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是集重力、磁法、电法、地震、测井和其它探测技术为一体的综合实验教学中心,也是目前国内地球物理方法最齐全的实验教学中心之一。该中心积极探索实验室教学主导、科研创新基地引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课堂—基地—...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