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地质学 >>> 岩土力学 >>>
搜索结果: 46-60 共查到知识要闻 岩土力学相关记录279条 . 查询时间(2.36 秒)
珊瑚礁是造礁石珊瑚群体死亡后,其残骸经过漫长的地质作用形成的岩土体,具有明显的二元沉积结构,上部为松散的珊瑚礁砂,下部为礁灰岩。作为珊瑚礁主体的礁灰岩,具有明显区别于常规陆源岩体的成岩作用类型。该成岩作用以生物化学胶结、重力压密及后期的冷变质作用为主,而陆源岩石是以高温、高压成岩作用为主,因此珊瑚礁岩体以多孔、低强度、脆性为特征,具有明显的地貌差异性和沉积分带性。
近日,北京市教委下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公布“优质本科课程”和“优质本科教材课件”遴选结果的通知》(京教函〔2019〕692号),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由单仁亮教授主编的《土力学》遴选为2019年北京高校“优质本科教材课件”,易成教授主编的《土木工程概论》遴选为2019年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
将二氧化碳(CO2)注入深部咸水层、油气藏、煤层等地质体进行长期安全存储和隔离,是2022年5月5日和中期最有希望的减少CO2排放到大气中的解决方案之一。在CO2注入咸水层的过程中,储层岩石的润湿性是影响CO2地质封存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通过实验基本可以确定水滴在砂岩表面的润湿角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但是在不同测试环境、温度或者离子浓度等条件下,润湿行为变化情况一般很难在实验中观察到,而且实验现象...
2022年4月27日,由湖北省科技厅组织的“湖北省深地储能技术创新中心”论证会在牵头单位武汉岩土所召开。会议邀请中国工程院钮新强院士、严新平院士等九位分别来自能源动力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矿业工程、岩土工程和采矿工程等行业的专家对“湖北省深地储能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方案进行论证。
近日,爱思唯尔(Elsevier)重磅发布了2021“中国高被引学者”(Highly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单。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张传庆研究员连续两年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
2022年2月24日,学堂在线与印尼网络教育学院线上举行大规模开放式在线教育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吴岩司长出席仪式并致辞,长安大学范文副校长作为中国高校课程提供方代表受邀线上参加了签约仪式。
2021年11月30日,由湖北省省委、省政府评选表彰的首届“湖北省杰出人才奖”揭晓,武汉岩土所杨春和院士当选。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二氧化碳地质封存研究团队以地球上常见的安山岩为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不同应力状态下岩石的注水水力耦合特性开展了系统研究。
2021年8月23日,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公布《省科协关于公布“2021年度科技创新源泉工程”立项资助名单的通知》,经项目申报、评审领导小组办公室材料审查、专家组评审、省科协党组会审定,《岩石力学与岩土工程学报》(英文版)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以下简称JRMGE)获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科技创新源泉工程”—优秀...
我国南方广泛分布的岩石风化地层夹杂孤石及软弱结构面发育,形成的残积土具有易扰动性、遇水软化、崩解等不良地质特性。随机分布的球状全风化花岗岩孤石与孤石群,在盾构法隧道施工中,常引起卡刀、刀具偏磨、偏离轴线等现象,严重时还会发生地表沉降等事故。目前工程中常采用爆破的方式处理孤石,爆破产生的应力波与冲击荷载会对周围残积土产生强烈扰动,设计中如果仍沿用勘察得到的力学性质指标而未考虑冲击荷载引起的土体强度衰...
岩体是一种复杂非均质材料,在地质历史时期发育了大量不同尺度和分布的裂隙、孔洞、节理等缺陷,这些缺陷降低了岩体的工程力学性质,并给地下工程建设带来了极大难度和安全隐患。研究表明,岩体工程的失稳破坏大多数是由岩体内微裂隙经历成核、生长等阶段形成宏观裂纹后,进一步扩展贯通导致结构失效引起的。因此,通过数值方法预测和分析岩体等脆性材料的裂纹起裂与扩展具有重要意义。
土石混合体是指第四纪以来形成的、由具有一定工程尺度的块石、细粒土以及孔隙构成的极端不均匀岩土介质系统。近年来,由于大型水利水电工程、高速公路和城市地铁建设日趋增多,人们面临的土石混合体边坡和隧道围岩的稳定性问题日益突出。为更好地指导工程实践、减少灾害,研究土石混合体力学响应、变形破坏机理以及建立相应的分析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工程应用价值。
“深海、深空、深地”已成为当前国际科学研究的前沿主题,我国日益增长的能源、资源和交通刚性需求将促使矿山开采、水电开发、隧道建设等进一步向地下深部发展,深部高应力下地下工程建设将趋于常态化。在地下工程建设过程中,洞室围岩稳定性控制是首要的科学问题,如何通过科学合理且经济可靠的开挖与支护优化方法及技术有效控制岩体的有害变形与灾害性破坏是大型地下工程建设不可回避的技术难题。
近日,湖北省总工会发布《关于表彰2021年湖北五一劳动奖和湖北省工人先锋号的决定》,武汉岩土所荣获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状”。
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路基工程学科方向组,国科大博士生导师卢正团队将机场道面简化为Kirchhoff板、基层简化成均质弹性介质,考虑路基为固-液-气三相耦合的非饱和土体,构建了完整的非饱和土机场跑道动力学分析模型。通过自主开发的软件对模型进行了求解,研究了A380大型客机起降运行过程中,跑道路基土体饱和度、飞机移动速度、荷载振动频率等对跑道振动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当路基土体饱和度增加时,跑道系统的临...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