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物理学 >>> 高能物理学 >>> 基本粒子物理学 宇宙线物理学 粒子加速器物理学 高能物理实验 高能物理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51-165 共查到知识要闻 高能物理学相关记录610条 . 查询时间(1.73 秒)
近日,复旦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罗涛青年研究员课题组在奇异超子半轻子衰变的实验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成果以“First measurement of the absolute branching fraction of Lambda -> p mu- anti-nu_mu”为题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Phys. Rev. Lett. 127.121802 (2021))上。该成果在国内大科学装置-北京...
手征磁效应是基于量子色动力学的真空激发形成的拓扑结构和强磁场作用产生的物理现象。在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RHIC)寻找手征磁效应是高能核物理界过去几年探索的重大科学目标之一。复旦团队参与了美国布鲁克海文实验室的STAR国际合作组在同质异位素对撞实验中寻找手征磁效应的研究,并和布鲁克海文实验室的 STAR 研究组成员合作主导完成了一个独特的分析。STAR 合作组综合了多家研究组分析成果的文章已经投稿《...
物质结构及其属性是基本的科学问题。原子核作为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有限量子多体系统,是物质结构的一个基本层次。
该工作针对伽玛暴GRB 190829A这个特殊事例进行研究。这是是一个近邻与超新星成协的伽玛暴,其射电、光学、X射线余辉观测数据非常丰富,高能粒子探测H.E.S.S.国际合作组以简报形式报道了该暴的甚高能伽玛射线余辉观测发现,使其成为非常有研究价值的伽玛暴事例。国际上此前已有四个不同的研究组报道和解释其多波段观测数据,但均没有能自洽解释其观测数据的模型。广西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天体物理一个研...
北京谱仪完成本轮取数任务     北京  谱仪  取数任务       2021/7/15
2021年6月27日,北京谱仪完成本轮取数任务,本轮取数的积分亮度达到5.2 fb^-1 ,为北京谱仪III运行以来积分亮度最高的取数周期。
近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精确测量了高能天文学标准烛光的亮度,覆盖3.5个量级的能量范围,为超高能伽马光源测定了新标准。这个标准烛光就是由我国宋朝的司天监发现并记录的“客星”经千年演化而形成的著名天体——蟹状星云。这次观测还记录到能量达1.1拍电子伏(拍=千万亿)的伽马光子,由此确定在大约仅为太阳系1/10大小的(约5000倍日地距离)星云核心区内存在能力超强...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光物理实验室L07组在长期开展超快激光脉冲产生及放大的基础上,利用常国庆研究员提出的双通放大的预啁啾管理放大(Double-pass PCMA,DP-PCMA)技术,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合作,最近在棒状光子晶体光纤中实现了高增益高平均功率的超短脉冲输出。
2021年7月1日,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简称LHAASO)电磁粒子探测器(ED)阵列安装工程全部完成。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LHAASO项目副经理何会海研究员、ED系统部分成员、山东大学ED性能测试团队部分成员以及承担ED阵列安装工程的中国华西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现场负责人黄静、吴月及安装工人代表等共同出席了完工仪式。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大型强子对撞机上的底夸克(LHCb)实验近期观测到了一个全新的含奇异夸克的五夸克态存在证据,相关成果发表于最新一期的英文版《科学通报》【Sci. Bull. 66 (2021) 1278】。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孙亮教授、蔡浩副教授和博士研究生方勃同学等组成的研究团队在这项研究中有突出贡献。该工作由LHCb合作组共同完成,武汉大学和清华大学主导了相关的分析工作。按照高能物理学界...
2021年6月30日,《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发表了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苑长征研究员和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Marek Karliner教授合作完成的研究,论文被编辑推荐,并在《物理》杂志配发题为“利用现有和未来装置产生反中子和超子”的推介文章,文章指出:产生和利用反中子和超子进行物理研究有很大挑战,研究人员提出了利用现有的和未来计划的加速器产生这些粒子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微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杜江峰、荣星等人对一类速度相关的新奇自旋相互作用在微米尺度给出了当下最严格的实验限定,该成果以“Experimental Constraints on an Exotic Parity-Odd Spin- and Velocity-Dependent Interaction with a Single Electron Spin Quantum Sen...
中国新建于北京怀柔科学城的大科学装置——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28日正式安装首台科研设备电子枪,为其提供技术研发与测试支撑能力的先进光源技术研发与测试平台(PAPS),当天也在科学城同步转入试运行。
CMS是欧洲核子中心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的粒子探测器,该实验目前有来自50多个国家超过5000名的物理学家、工程师、技术人员和学生参加。CMS青年研究员奖(CMS Young Researchers Prize)旨在表彰CMS年轻成员的杰出成就,代表来自国际同行的高度认可。它每年颁发给至少三名成员,认可他们多年来在任何实验领域(硬件、软件、技术、分析等)对 CMS 做出的非常重要和持续的贡献...
近日,复旦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魏宝仁教授课题组在带电粒子诱导下碳氢有机分子的氢迁移异构化(hydrogen-migration-induced isomerization)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该成果以“Isomerization Dynamics in the Symmetric and Asymmetric Fragmentation of Ethane Dications” 为题在线发表在国际权...
When charged high-energy particles crash past noble-gas molecules, they leave a trail of ionisation in their wake. These tiny signals can be amplified using electric fields, and read out by electronic...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