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物理学 >>> 理论物理学 >>> 数学物理 电磁场理论 经典场论 相对论与引力场 量子力学 统计物理学 理论物理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76-90 共查到知识要闻 理论物理学相关记录976条 . 查询时间(3.351 秒)
2023年3月20日,中科院海洋所胡石建研究团队在绕岛环流理论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得到了三岛屿绕岛理论解析解,并成功应用于印尼贯穿流流量估计,相关成果在JCR一区期刊Frontiers in Marine Science杂志(IF:5.247)发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徐飞虎等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单位的科研人员合作,通过发展高保真度集成光子学量子态调控、高计数率超导单光子探测等关键技术,首次在国际上实现百兆比特率的实时量子密钥分发,实验结果将此前的成码率纪录提升一个数量级。该成果于2023年3月14日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光子学》(Nature Photonics)。
2023年3月14日,中科院合肥物质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王俊峰研究员课题组应用基于分子间双量子相干技术提出的IDEAL-II序列,克服了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复杂相分离环境,探究了水溶液中磷脂水解反应的动力学过程,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LWT -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上。
2023年2月14日,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强磁场中心王辉研究员团队、林文楚研究员团队与健康所钱俊超副研究员团队在具有磁共振导向成像的癌症药物协同治疗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相关结果发表在国际期刊SCIENCE CHINA Materials上。2023年来,化学动力学疗法(CDT)因其操作简单、副作用低而成为有前途的癌症治疗策略。CDT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纳米酶激活细胞内芬顿反应,产生有毒的羟基自由基,进而达到...
2023年2月13日,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强磁场中心张欣课题组在中等和强稳态磁场对多种疾病小鼠模型的生物安全性影响方面取得系列新进展,包括发现中等强度近均匀稳态磁场常年暴露对正常小鼠自然衰老的延缓,对化疗药物顺铂引起的小鼠肾损伤的减轻,发现梯度稳态强磁场暴露对严重1型糖尿病小鼠的危害,三项研究结果分别发表在 Antioxidants 和 Zoological Research 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微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杜江峰、石发展等在量子操控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基于金刚石氮-空位(Nitrogen-Vacancy,NV)色心量子比特实现了保真度99.92%的量子CNOT门(量子受控非门)。相关研究成果以99.92%-Fidelity CNOT Gates in Solids by Noise Filtering为题发表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
相比地球,火星全球磁场非常微弱,其诱导磁层的空间尺度更小,中性逃逸层的密度更大且延伸至弓激波之外。这使得太阳风可以与火星磁鞘中的中性成份直接相互作用,并通过电荷交换产生丰富的“拾起离子”。在这个过程中,拾起离子被太阳风对流电场加速,在等离子体静止参考系下的速度空间内形成环-束状粒子分布(ring-beam distribution)。通常来说,环-束状粒子速度分布是非常不稳定的,可以激发一系列电磁...
相比地球,火星全球磁场非常微弱,其诱导磁层的空间尺度更小,中性逃逸层的密度更大且延伸至弓激波之外。这使得太阳风可以与火星磁鞘中的中性成份直接相互作用,并通过电荷交换产生丰富的“拾起离子”。在这个过程中,拾起离子被太阳风对流电场加速,在等离子体静止参考系下的速度空间内形成环-束状粒子分布(ring-beam distribution)。通常来说,环-束状粒子速度分布是非常不稳定的,可以激发一系列电磁...
近日,2022中国新锐科技论坛暨2022中国新锐科技人物颁奖典礼在线上举行,论坛由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主办。经过社会各界提名、大众评选及专家评议等环节,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李泉新荣获2022中国新锐科技人物卓越影响奖。
电磁力、强力、弱力和引力,是自然界的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其中前三者可以纳入到基于规范场的粒子物理标准模型框架中,引力则由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来描述。然而由于引力的不可重整性,物理学家仍然面对如何将这四种力统一起来的难题,这也是理论物理的终极问题之一。
基于量子力学的原子层级模拟计算是材料学中一种直观有效且常用的研究方法,它可以研究材料的空间原子结构、电子结构,以及由此带来的各种宏观物理、化学性质。长期以来,材料计算模拟的发展受到计算尺度的严重制约,例如描述理想周期结构、完美晶格的密度泛函理论仅可求解百原子量级的体系。然而真实的材料体系是不完美并且非常复杂的,材料中存在缺陷、晶畴界、表界面、非晶无序等结构特征,处于非平衡态的材料体系同时具有动力学...
在空间引力波探测日心轨道方案任务当中,太阳系内天体引力场引起的星间观测信号远大于引力波引起的星间观测信号。例如,在中科院太极计划当中,天体引力场引起的星间距离变化约为3万千米,而引力波信号只有几个皮米量级,有必要通过详细数值分析探测频段0.1mHz到1Hz内天体引力场引起的星间观测信号是否小于引力波的观测信号。其研究结果将对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的数据处理方案的确定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磁场重联是改变磁场拓扑结构并将磁场能量转化为等离子体能量的过程,该过程广泛存在于实验室等离子体物理、空间物理和天体物理现象中。在太阳大气中,磁场重联可以引起太阳爆发、加速能量粒子、加热日冕等,是太阳活动的重要驱动过程。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太阳活动和CME理论研究团组研究人员利用光学和近红外太阳爆发探测望远镜(Optical and Near infrared Solar Eruption Tracer,ONSET)和太阳动力学天文台(Solar Dynamic Observatory,SDO)卫星的地空联合观测,为处于弱磁场区的一个大尺度马蹄形太阳暗条成功构建出了整体的三维磁场结构,并详细研究了其物理参数和拓扑...
“东方”超级计算系统是中国科学院新一代超级计算机。基于该系统的强大算力,LPC合作组完成了最大3亿格点数的大规模模拟计算,为量子多体问题中高能物理实验密切关注的物理量作出第一性原理预言提供了证实数据。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