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化学 >>> 无机化学 有机化学 分析化学 物理化学 化学物理学 高分子物理 高分子化学 核化学 应用化学 化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化学 Nature相关记录83条 . 查询时间(0.193 秒)
作为生物制造核心“芯片”,酶元件广泛应用于包括食品、饲料、纺织、材料、发酵、能源、精细化学品和化学药品制造等重要工业领域。酶工程可有效提升天然酶的工业应用属性,近年来该领域广受学术界及产业界关注。
单分子是物质世界的基本单元,是构造物质世界的基因,也是调控生命过程的关键,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其中,石墨烯基单分子器件具有确定的界面耦合、高的稳定性、对复杂环境的良好耐受性以及CMOS的兼容性,有望为探索无限大的底部空间打造强劲引擎。
近日,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彭海琳课题组、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宏伟课题组和北京大学工学院韦小丁课题组合作在《自然-方法学》 (Nature Methods)发表了题为“Uniform thin ice on ultraflat graphene for high-resolution cryo-EM”的研究论文,报道了新型超平整石墨烯电镜载网,破解了高分辨冷冻电镜表征中均匀薄冰的制备难题。
科学子刊《Nature Nanotechnology》杂志日前发表了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肖丰收/王亮团队与中科院精密测量研究院郑安民团队合作的一项重要成果。该工作设计制备了MFI分子筛纳米片和铁基催化剂复合的催化体系,实现了铁基催化剂低温费托高效制低碳烯烃和C5-C10烯烃。
2022年4月28日,高分子科学系特邀了《自然》期刊资深编辑 Claire Hansell 博士参加聚合讲坛第八辑,作主题为“Publishing Chemistry/Materials Research at Nature”的精彩报告。本次报告由系主任彭慧胜教授主持。
2022年5月1日,云南大学陈建华副研究员、电子科技大学黄伟研究员,联合大连理工大学解兆谦教授、香港城市大学于欣格教授、Northwestern University 郑丁研究助理教授、Tobin J. Marks院士、 Antonio Facchetti院士在Nature Materials上发表了题为“Highly stretchable organic electrochemical tra...
2022年4月28日,电子科技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的夏川课题组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于涛课题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曾杰课题组合作,在Nature Catalysis发表了题为“Upcycling CO2 into energy-rich long-chain products via electrochemical and metabolic engineering”的文章。该...
2022年4月24日,生农中心微生物农药资源与新药创制团队参与编撰的学术专著“Natural Products from Actinomycetes - Diversity, Ecology and Drug Discovery” 在Springer Nature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DOI : 10.1007/978-981-16-6132-7)。
2021年12月2日,厦门大学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李剑锋教授课题组与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潘锋教授团队合作,在Nature期刊上发表文章In situ Raman spectroscopy reveals the structure and dissociation of interfacial water,通过电化学原位拉曼光谱技术揭示界面水分子结构。
随着世界人口的快速增长,至2050年粮食产量需要再增加50%才能完全满足需求,如何进一步提高作物产量是亟待解决的严峻问题。加之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土地干旱半干旱加剧、极端天气等也为粮食安全带来了巨大挑战。与此同时,土地沙漠化和荒漠化严重,对大自然和人类健康的危害也在日益加剧,如何打造“山水林田湖草”的整体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能提供更多的植物原材料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科学家在传统作物杂交育种和新分...
近日,化学化工学院宋建新教授课题组在卟啉类功能分子设计与性能研究方面又取得了新的进展,在Nature子刊发表题为“Benzene- and pyridine-incorporated octaphyrinswith different coordination modes toward two PdIImetals”的学术论文。Nat. Commun.11, 6206 (2020)。
利用太阳光一步法光催化全解水产氢(不添加任何牺牲剂条件下将水分解成2:1的H2和O2)是最简单和经济的绿色制氢方案之一。鉴于该过程是热力学爬坡反应且涉及多电子转移,被认为是化学领域一大“圣杯式”难题。迄今为止,仅极少数单组份半导体光催化剂可通过一步法初步实现该反应。金属卤族结构可通过卤素离子调控能带结构,具有优异的载流子迁移机制,有潜力解决该难题。
作为天然四吡咯大环结构,卟啉广泛存在于叶绿素、血红素等自然界功能体系中,被誉为“生命色素”。近年来,新型卟啉及其二聚体由于独特的结构与性能引起了广泛关注。我校费林加诺贝尔奖科学家联合研究中心解永树教授团队在异卟啉研究方面相继取得重要进展,最新研究成果“Twisted-Planar-Twisted expanded porphyrinoiddimer as a rudimentary reactio...
近日,华东师范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李大为(David A. Leigh)教授团队在分子拓扑学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相关研究成果8月26日以‘Tying different knots in a molecular strand’为题在线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Nature 2020, 584, 562-568.)(图1),华东师范大学为成果第一单位。“该篇工作最大的创新点是我们首次实现了利...
分子带的精准合成及其性质研究是目前有机及超分子化学研究领域最活跃的方向之一。作为碳纳米管及富勒烯的构筑片段,共轭的碳氢大环及分子带展示出独特的化学与物理性质,使其在新型光电材料、吸附分离及超分子识别与组装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大环分子的合成极具挑战性,特别是高张力的带状大环,存在合成产率低、分离难、不易衍生化等问题,限制了进一步的应用与发展。杂原子(N,O,S等)的加入不仅可以实现大环结构单元的...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