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水利工程 >>> 水工材料 >>>
搜索结果: 31-45 共查到知识库 水工材料相关记录105条 . 查询时间(0.785 秒)
基于砂的临界状态本构模型考虑了平均有效应力水平及孔隙比的影响,能合理地反映不同密度和应力水平 下砂的变形特性。该模型对平面应变状态下变形局部化分叉的解析表明:在围压一定时,分叉出现在应力应变关系硬化阶段,分叉点对应的应力比及剪切带倾角均随孔隙比的增加而减小;密砂及松砂分叉点对应的应力比分别在临界状态线的上侧和下侧;而且峰值应力比与分叉应力比差值基本不变,但松砂较密砂差值大。在初始孔隙比一定时,密...
基于砂的临界状态本构模型考虑了平均有效应力水平及孔隙比的影响,能合理地反映不同密度和应力水平下砂的变形特性。该模型对平面应变状态下变形局部化分叉的解析表明:在围压一定时,分叉出现在应力应变关系硬化阶段,分叉点对应的应力比及剪切带倾角均随孔隙比的增加而减小;密砂及松砂分叉点对应的应力比分别在临界状态线的上侧和下侧;而且峰值应力比与分叉应力比差值基本不变,但松砂较密砂差值大。在初始孔隙比一定时,密砂分...
为了较好地模拟混凝土的细观结构,开展了混凝土三维细观随机骨料模型的算法研究,比较分析了骨料生 长、相交的算法特点。以随机球形骨料模型为基础,以体积为标度,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混凝土三维凸型骨料的生长方式——射线延拓法和一种新的骨料相交判断方法——有约束非线性最优化方法,避免了骨料传统相交判断算法中的多重循环。采用分割-填充法,改善了骨料随机投放过程中的效率问题,使得建模更快捷、有效。
为了较好地模拟混凝土的细观结构,开展了混凝土三维细观随机骨料模型的算法研究,比较分析了骨料生长、相交的算法特点。以随机球形骨料模型为基础,以体积为标度,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混凝土三维凸型骨料的生长方式——射线延拓法和一种新的骨料相交判断方法——有约束非线性最优化方法,避免了骨料传统相交判断算法中的多重循环。采用分割-填充法,改善了骨料随机投放过程中的效率问题,使得建模更快捷、有效。
对15根自密实钢筋-钢纤维混凝土梁和6根普通自密实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剪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荷载-跨中挠度曲线、剪跨区荷载-混凝土主应变曲线和荷载-箍筋应变曲线,分析了钢纤维掺量、剪跨比和配箍率对梁抗剪性能的影响。基于试验结果,对比了Rilem TC 162-TDF和CECS 38:2004抗剪公式,并与实测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钢纤维能够显著的提高无腹筋梁的变形能力和承载能力,改善破坏形态。由...
利用应变控制式静力三轴剪切仪,对3组夯实原状饱和粉土试样进行了不同围压下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在此基础上,又采用干装法和控制固定含水率的湿装夯实法制备了相同干密度的重塑饱和粉土试样,对两种方法制成的试样进行了同样的对比试验。通过对原状试样与不同成样方法的重塑试样的应力-应变关系、有效应力路径和抗剪强度指标等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探讨了两种室内成样方法制备重塑试样的试验结果与原状试样结果的差别以及产生的...
复杂变应力工作条件下水工沥青混凝土的蠕变不仅与应力状态有关,而且与应力历史和应力路径有关,具 有遗传特性。利用某心墙堆石坝沥青混凝土的室内三轴蠕变试验资料,得到沥青混凝土试样的试验应力与对应最终剪切蠕变量具有较好的双曲线关系;引入随应力状态改变而变化的蠕变剪切模量,基于Leaderman叠加原理,建立了可反映复杂应力路径影响的五参数增量蠕变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某坝进行了非线性黏弹性有限元分析,结...
1. 低热微膨胀水泥是由长江科学院等单位共同研制的新型大坝水泥,并制订出GB9838-82国家标准。在此基础上研究和改性新配方水泥试剂。
该项研究采用结合水量、热分析技术(DTA-TG)、三甲基硅烷化气相色谱(TMS-GC)、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测试技术和方法对高掺量粉煤灰水泥胶凝材料的水化进程、水化产物及其形貌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采用压汞法测试了高掺量粉煤灰水泥浆体和混凝土的孔结构参数,并对混凝土的界面性能进行了深入分析。
我国已建的水工泄水建筑物约有70%以上存在冲磨空蚀破坏的问题,采用环氧砂浆材料修补或护面,成本高,施工不便,污染环境,影响人体健康,又容易开裂脱落,急需寻找一种新型水工抗磨蚀护面和修补材料。经过近10年的研究,开发出一种新型水工抗磨蚀NSF剂产品。将所研制的NSF剂掺入混凝土后,可配制出具有较高抗磨蚀性能的混凝土,与同水泥用量的普通混凝土相比,抗冲磨能力提高约1倍,抗空蚀能力(48m/s流速下)提...
该项研究分别进行了现场和室内两次试验。1991年利用三门峡水电站1号机汛期发电试验,选用了6种可供选择的材料,即1Crl8Ni9Ti、ZGOCrl3Ni6Mo、ZGOCrl3Ni4CuMo、ZGl7—4PH、ZGOCrl6Ni5Mo和ZGCr—Mn—N,在1号叶片、6号叶片背面严重磨蚀区,采用试件镶嵌法进行了现场试验,试验历时1 022h,其间日均含沙量13.20kg/m3,最大日含沙量40.16...
《水布垭筑坝材料工程特性研究》的研究成果,为水布垭工程高233m堆石坝坝型比选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经研究成果论证,两种坝型在技术上都是可行的,是能够成立的。综合效益分析,最终选定了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型,这是面板坝筑坝高度上的一个新突破,达到了攻关的预期目的。其主要成果:1.面板坝主堆石材料工程特性研究:压实密度的研究:室内密度试验研究得出,密度大小随级配模拟方法和试验方法不同而变。研究成果表明,...
该项目详细论述了胶凝砂砾石坝国内外研究和应用情况,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对胶凝砂砾石坝的筑坝材料特性、渗透溶蚀机理、稳定和应力分析、坝体防渗体系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为胶凝砂砾石坝在中国的推广奠定了技术基础。该项目以100m 高的胶凝砂砾石坝为算例,采用随机有限元方法对其进行了静力分析,并研究了胶凝砂砾石坝对地基变形模量的响应,以及胶凝砂砾石材料与散粒体材料联合筑坝的强度、变形分析。研究结果...
该项目的试验目的在于了解低热微膨胀混凝土在万家寨冬季施工的适应性,研究该混凝土在低温条件下的性能和膨胀机理。根据万家寨工程施工安排,做了两种工况条件下的低温性能试验:第一种工况为模拟春季施工,入仓温度8℃,3天降为-3℃,7天回升到万家寨春季月平均温度10℃,28天恢复到20℃直到90天试验。第二种工况模拟冬季施工,入仓温度5℃,3天降到-5℃,60天回升到20℃,直到90天进行混凝土的力学、变形...
1. 寒区环境条件下对水工混凝土建筑物侵蚀破坏作用的类型。主要有五类:冻融破坏、混凝土裂缝、混凝土渗漏、水质侵蚀和冲刷磨损。另外也局部存在混凝土析盐和碱骨料反应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和维修加固措施。 2. 混凝土反应型有机硅引气剂的研制。这种引气剂是一种有机硅产品——含活性氢的烷基含氢聚硅氧烷乳液。掺入混凝土中与水泥石组分发生水化反应,并均匀地放出气体,混凝土的和易性能有明显的改善...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