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天文学 >>> 天体物理学 >>> 理论天体物理学 相对论天体物理学 等离子体天体物理学 高能天体物理学 实测天体物理学 天体物理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36-150 共查到知识要闻 天体物理学相关记录609条 . 查询时间(4.78 秒)
利用LHAASO二分之一阵列的观测数据,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高能物理研究所和国家天文台等LHASSO合作组单位的研究人员在一颗中等年龄(约21万年)脉冲星PSR J0622+3749附近发现迄今第三例超高能伽马辐射延展晕现象,并首次发现此类延展晕在100 TeV以上的辐射。
近日,由来自德国波茨坦天体物理研究所(AIP),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PMO)和上海天文台(SHAO)、爱莎尼亚塔尔图天文台(Tartu Observatory)的天体物理家们参与的中德国际合作项目“宇宙网络结构对星系性质的影响”取得重要进展。项目科学家利用斯隆星系巡天(SDSS)数据,分析了宇宙大尺度纤维状结构(Cosmic Filaments)中星系的动力学特性,首次发现了宇宙大尺度纤维状结...
1998年,天体物理学家Riess等人使用Ia型超新星(SN Ia)发现了宇宙加速膨胀,这是自1929年哈勃发现宇宙膨胀以来的宇宙学里程碑事件。科学家进一步提出具有斥力性质的暗能量,来解释宇宙加速膨胀。暗能量研究分两种:一是限制暗能量物理模型;二是模型无关测定暗能量性质,即重构暗能量状态方程(压强/密度)。虽然暗能量的本质还不清楚,但是暗能量性质是通往其本质的重要环节,也是当前宇宙学研究热点。暗能...
2021年5月21日,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紫台)第十七期“西天取经”论坛——紫金山天文台&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青年交流会在紫台仙林园区顺利召开。本期论坛有紫台、上海技物所等80余名青年专家学者与会,由紫台青促会提供经费支持。青促会会员、紫金山天文台王海仁副研究员主持会议。
中国暗物质卫星项目团队19日再次公布科学成果。基于四年半的在轨观测数据,“悟空”绘出迄今最精确的高能氦原子核宇宙射线能谱,并观察到能谱新结构。这一发现可能预示存在一处未知的宇宙射线源。
2021年5月17日,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施普林格▪自然(Springer Nature)公司联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获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在银河系内发现首批超高能宇宙加速器,并探测到能量得到peV(1015电子伏特)的光子,这是人类至今探测到的最高能量光子,突破了人类对银河系内超高能粒子加速的传统认知,开启了超高能伽马天文学的时代。这些发...
行星空间环境发生的各种物理过程的能量来源主要来自外部太阳。除太阳辐射外,太阳还会以“太阳风”的形式不断地向外喷射出速度高达400 km/s左右的高速等离子体流(主要由质子、电子和少量α粒子组成),“冻结”着太阳风磁场传输到行星际空间中,并与行星发生相互作用(图1)。太阳风的产生主要由日冕底层热等离子体与行星际空间介质之间的巨大压力差驱动造成,太阳风是驱动整个行星际空间(包括各个行星的空间等离子体环...
记者12日从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获悉,该台叶景博士与洛阳师范大学蔡强伟博士共同完成的一项最新数值模拟研究,发现太阳耀斑环上方的高温扇形结构的形成和演化,与电流片内的湍动过程息息相关。天文学权威期刊《天体物理学杂志》发表了这一成果。
暗条/日珥是悬浮于太阳高温稀薄大气中冷而密的等离子体云。当其位于日面上时,在Hα波段上表现为暗的吸收结构,被称为暗条(Filament);而当其位于日面边缘时,则表现为亮的发射结构,被称作日珥(Prominence)。在最近的日面边缘观测中,人们发现在明亮日珥的下部常出现一些半圆形的空缺区域,并与上方日珥之间形成一个清晰的连续拱状边界,因此这一现象被形象地称为“气泡(Bubble)”。而在气泡边界...
5月4日,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硕士研究生汤泽浩等人在国际主要天体物理学杂志《天体物理快报》发表了题为“极区冕洞内标准和爆裂感应喷流的观测”的研究进展,该研究采用空间多波段高分辨率观测数据,分析了太阳大气中的感应喷流爆发的物理过程,研究发现对太阳喷流的形成机制和精细结构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近日,天文学期刊《天体物理学杂志》(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发表了由洛阳师范大学蔡强伟博士和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叶景博士(通讯作者)共同主导完成的最新数值模拟工作。他们的研究发现,耀斑环上方的高温扇形结构的形成和演化与电流片内的湍动过程息息相关。
磁制动在低质量X射线双星(LMXB)演化中对角动量传输、物质传输、轨道周期分布起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其具体的表现形式到目前为止仍然不确定。传统的磁制动模型难以解释LMXB和毫秒脉冲星双星(BMSP)的观测特性,例如计算得到的LMXB物质传输率和观测到的吸积率之间存在量级上的差异,以及计算得到的BMSP的轨道周期分布和观测结果相冲突。除了传统主流的磁制动模型外,也有学者提出了一些不同的磁制动模型。因...
近期,国家天文台博士生牛泽茜、刘继峰研究员与北京师范大学苑海波副教授合作,利用LAMOST DR7以及DR5的恒星参数对Gaia EDR3以及DR2的测光颜色分别进行了精确修正,实现了毫星等的测光精度。相关两篇成果发表在国际著名天文期刊《天体物理快报》(2021,ApJL,908,L14)和《天体物理学报》(2021,ApJ,909,48)发表。
船帆座脉冲星(PSR B0833-45)是位于船帆座内与船帆座超新星遗迹相成协的孤立脉冲星,在射电、可见光、X射线和伽玛射线波段都有脉冲辐射。这颗脉冲星自转速度高达每秒11.2转,距离地球约1000光年,是目前已知最亮的脉冲星。大约每三年,它会突然发生一次自转加速,即周期跃变现象。为了研究周期跃变现象对脉冲星磁层物理的影响,新疆天文台脉冲星团组副研究员温志刚及其合作者利用云南天文台40米射电望远镜...
活动星系核(Active Galactic Nuclei,简称AGN)是一类极为特殊的河外天体,其核心超大质量黑洞存在着剧烈的物质吸积以及其他极端的天体物理过程。类星体是极度明亮的活动星系核。根据类星体的射电波段强度相对于光学波段强度的高低,类星体又分为射电宁静和射电噪类星体。活动星系核中心的黑洞如何影响其所在的寄主星系,射电宁静和射电噪类星体之间是否具有统一性,仍然是该领域有待解决的热门问题。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